首页> TA的主页 > 用户意识不强,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用户意识不强,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来自: 丘盈盈 发布于: 2023-03-15 19:11:11
浏览(3806) 评论(0) 赞(221) 收藏(1)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日常工作中,明明自己做某件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很容易“好心办坏事”,效果适得其反,问题出在哪里呢?会不会是因为我们的“用户意识不够强”呢?通过以下几个真实案例,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用户意识不够强的危害,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一、关于节假日短信营销的事件

在节假日给用户发送问候及福利短信,本身是一个很好的用户连接方式。然而某公司发生了一起三八妇女节短信营销事故,他们为了更好地营销,发送问候及福利短信给用户,但因目标群体定义不明确,未测试IOS手机短信接收情况,短信链接无法正常打开,给用户带来落差感,降低用户对该公司的信任度,浪费公司的钱财和人力资源。此前甚至还出现过短信落款错误、活动时间错误等问题,虽然当中存在流程机制需要完善的因素,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责任担当的问题,用户意识不够,似乎不是没有人发现问题,而是大家看到了问题,却选择不吭声,不处理,不敢揭露问题。如果我们没有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户连接的效果就很容易适得其反。

二、关于材料存在错别字的事件

上周领导外出商谈合作,回来和我们分享关于这个集团及其创始人的事迹,这位老先生87岁高龄,不幸身患骨髓癌,但依然有志向做大事,我听完之后,备受触动,会后立即输出相关的会议纪要,虽然反复修改,但仍然感觉还是没有表达出自己想要的意思,于是我求助其他同事,同事抽空给我简单地表述了一段话,其中用了一个“身残志不坚”的成语,我当时看了觉得很奇怪,立即百度搜索,结果真有这个表达,但由于时间紧迫,我并没有点击进去查看详情。

第二天领导和我说,他昨天已经把我那份会议纪要发给合作伙伴看了,现在正准备全公司宣读,让我赶紧删掉这个“”字,我后背冒了一身冷汗,赶紧把更新版本发过去给领导。现在思考下来,我们和客户或者合作伙伴谈完合作、办完活动之后,我们有心输出相应的宣传资料给到对方,这个出发点一定是好的,但如果里面有一个错别字,就容易让别人感觉我们不专业,往严重的方面思考,如果这个错别字让这位老先生心怀芥蒂,那领导外出一周努力争取回来的单子,好几百万的生意是不是就要打水漂了?这件事是不是会对我们公司的品牌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虽然这次事件没有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但是我也做了深刻的反思,全因自己没有把好关,用户意识不够强,才会发生这种错误,也辜负了领导对我的信任。

三、关于面试邀请函打错名字的事件

几年前,我作为一名实习生刚接触招聘工作,就面临了大量的招聘需求,我第一次在招聘平台打招呼、电话邀约候选人、发送面试邀请函、面试、谈offer、做背调,以及走录用流程等等,现在看来能够游刃有余的工作,对当时的我来说是那么有挑战性,那么的新鲜。我自认是一个工作比较细心的人,但因为我那时工作经验不足,做事节奏慢,大量招聘需求堆砌,我心急如焚,在批量发送面试邀请函的时候,我发错过邮件,也打错过候选人的名字,有的候选人不会在意,有的候选人会主动提醒我,但肯定有候选人选择沉默且内心介意。站在候选人的角度思考,虽然我们给候选人发送面试邀请函,出发点是为了体现我们面试流程的严谨,让候选人感受到我们的专业,但是如果打错别人的名字,就会弄巧成拙,让候选人觉得我们对其不尊重,就会对我们公司的印象大打折扣,非常有可能就这样错失了一些优秀的人才。

以上是我分享的几个真实案例,希望大家在日常工作时刻提醒自己要有用户意识,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此这般,才能让花了心思去做的事情得到正向反馈。

打赏

他们都在说 (共0 条评论)

我要说

你好,请后再进行评论!

评论请先登录

客户端

客户端

触屏版

触屏版

网页版

网页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