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TA的主页 > 数字游民模式坚持的关键要素

数字游民模式坚持的关键要素

来自: 人才暖心谈 发布于: 2023-06-05 10:40:26
浏览(5936) 评论(0) 赞(395) 收藏(0)

数字游民的生活会让很多非游民心生向往。他们中有的在社交网络,或通过媒体披露自己生活中动人的一面,引发了大量关注,以至于可以将自媒体作为自己的一项副业。来遥远地、异国情调和快乐轻松的日常生活,不论在 Instagram 还是在小红书都创造了一种集体观赏的景观。数字游民模式能坚持下去还要依赖下面一些关键要素:

——可以完全不依赖面对面完成的工作。历史上都有一些类似工作是有条件舍弃面对面沟通的,比如文书处理。但无论如何,工作指令的上传下达都只能通过当面完成。网络可以让同事之间的沟通,只剩下完成工作绝对必要的部分,为远程工作带来了可能性。实际上,减少见面就能完成的工作极大地方便了“社恐“患者(哪怕是自封的社恐),他们在早前的人情社会,简直难以存活。
——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生活方式,降低了迁移不同城市的切换成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语言、食物、服装、交通工具、住宿等都可以尽量实现标准化。短期吃当地人的传统美食可能是别样的人生体验,长期还是会不习惯的。这些基本生活条件的标准化,也使得游民们衡量不同地方的宜居程度变得更简单。
——个人和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以往人们印象中工作是“两点一线“的规律生活,这种印象是在不断瓦解的,也被更多人接受。尽管你可能还是要在回老家的时候跟父母和亲戚解释,自己不是来度假的,在家里就能上班。近几年疫情导致的封控,也大大加速了远程工作概念的下沉。
长期以来,小镇青年不断告别家乡,到大城市闯荡,其内生动力是摆脱小地方“关系社会““人情社会“的桎梏。他们在大城市学习的技能以及从事的工作,往往也是老家不能提供的,带着”屠龙之技“回家也是没有用武之地。远程工作可以一定程度上化解这个矛盾,让他们能重温老家熟悉的环境和人情味,而无需委身于不习惯的本地工作。
还有一些人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产生了跟父辈不同的想法,他们觉得无需依靠“铁饭碗“或寻求“稳定“,就能过上理想的生活,这就会促使他们走上漫游的旅途——至少在近期环境变得不景气之前是这样的。至于数字游民中比较有能力的一部分,更是不太会受环境影响,可以更自由地继续他们的旅途。

打赏

他们都在说 (共0 条评论)

我要说

你好,请后再进行评论!

评论请先登录

客户端

客户端

触屏版

触屏版

网页版

网页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