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TA的主页 > 重返职场,数字游民为什么不香了?

重返职场,数字游民为什么不香了?

来自: 人才暖心谈 发布于: 2023-06-12 09:01:01
浏览(6255) 评论(0) 赞(396) 收藏(0)

数字游民,这个概念源于1997年日立公司前CEO的一本书名《Digital Nomad》。书中预测了网络通讯技术将帮助人们打破工作在地理位置上的局限,人们将会像他们的游牧祖先一样四处迁徙,在移动中生存、生活和工作。
通俗来理解,就是通过互联网工作的流动打工人。用一根网线牵起自己与工作,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时间和办公地点。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这种边度假、边工作的生活方式日益流行,吸引无数年轻人高举双手,欢呼加入。
“后疫情”的2020年,更是被称为“数字游民”的元年,许多人或主动或被动成为了“数字游民”。大理、清迈或巴厘岛,在咖啡厅、民宿、草坪或海边,当我们既能享受自然给予的浪漫,也能自由安排工作时间,这一切听起来从容又平和。尤其对不想被早九晚六束缚在格子间的人来说,简直是人生理想。
然而在“数字游民”成为大热趋势的同时,也有不少“数字游民”选择重回北上广。在他们看来,还是坐班更适合中国职人体质。
具体缘由在于,有人表示太孤独了,没有想象中的轻松浪漫;也有人表示不确定性太多了,赚的不够花的,看不到“钱”途,安全感匮乏......而且北上广解决不了的问题,当数字游民依旧解决不了,还逃什么呢?
数字游民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不熟悉的环境带来的差异和焦虑,会带来高强度的孤独,让人无从适应。即便平时可以跟同事线上聊天,与社区其他的数字游民交流,但关系大多只是“点头之交”。社区内极强的流动性,大理,中国“数字游民”的乌托邦。很多人为逃避工作压力,选择以数字游民的角色来到大理,调整心情、享受生活。本想逃离996,却无意把大理卷成了007。
对数字游民来说,除了孤独和收入不稳定,城镇软硬件设施的差距也成为他们选择离开的原因之一。
年轻人寻求自由,中年人追求稳定,都是人生各阶段的不同需求。当大家因渴望自由而选择逃离后,又会遇到新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很明显,人生没有一步就位的选择,需要不断做出取舍和改变。
当勇敢的数字游民们希望找到新的生活方式,试图向大家证明“朝九晚五的坐班生活不是人生唯一正确解”时,也有不少“游民”选择重返工位。与其说是对生活的妥协,不如说是做出了人生现阶段的另一种选择。
  或许在尝试成为数字游民后,我们才能更加了解自己,找到更舒适的生活状态与工作方式。

打赏

他们都在说 (共0 条评论)

我要说

你好,请后再进行评论!

评论请先登录

客户端

客户端

触屏版

触屏版

网页版

网页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