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TA的主页 > 40岁后,医疗器械从业者的未来在哪里?

40岁后,医疗器械从业者的未来在哪里?

来自: 舒哲 发布于: 2022-10-14 17:14:50
浏览(2906) 评论(0) 赞(0) 收藏(0)
随着医疗器械注册制度的逐步实施,企业注册人员年龄越来越大,对行业从业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医院、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医疗器械行业也是如此,行业内普遍存在着35岁以上的高龄化现象,而医疗器械的人才培养周期相对较长。对于这些特殊职业岗位的从业者来讲,如何更好地应对职业发展规划和未来发展路径成为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一、40岁的“高龄化”是如何产生的?
企业对一线员工的“岗位使用期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器械行业产品研发周期长、工作强度大、任务重,加之受行业特殊性影响,往往在公司内部会出现年龄偏大、资历偏老的现象。企业员工一般要经过五到六年的岗前培训才能获得注册证书,部分有丰富经验的员工也会经过几年时间才得以晋升或退休。相比于其他行业,医疗器械从业者个人素质和能力普遍较低,也没有充分发挥其职业潜力。
二、对从业人员年龄的限定标准?
随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医疗器械行业人才培养日趋完善,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据《健康报》报道,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平均从业人员约为8.9万人,其中女性约为7.7万人,男性约为8.4万人;这一数据较2016年数据有所上升约1.5%。在医疗器械行业中女性占比远高于男性,年龄更大(35-45岁)对从业者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我国仍是一个医疗器械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体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市场发展迅速,从发达国家看医疗器械专业技术人才主要来源于国际交流项目中培养出;而我国医疗器械专业技术人才主要来源于国内自招培养以及国家相关培训项目。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为28.5岁,其中35岁以上人员占了相当比例。
三、如何通过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快速转型?
对于进入医疗器械行业的从业者来讲,判断行业趋势是很重要的,但是,判断行业趋势不能光看现象,还应该看趋势背后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因为一旦某个趋势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影响到一些从业者的职业生涯或发展路径。对这样的问题我做了一个简单归纳:医疗器械产品生命周期短,早期研发,中后期注册(后期推广)。从产品立项到研发生产再到产品上市,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但不能被这些影响。这些影响会对我们的职业生涯产生重大作用,因此必须重视。
四、35岁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如何?
在笔者看来,35岁以上行业从业人员职业发展路径最重要的是个人能力而不是公司氛围、上司意见和领导指令。一方面,行业内部和企业内部各部门应通过适当制度和激励手段促进员工间的和谐沟通,构建融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个人应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医疗器械企业从事临床、研发或管理等工作,需要具备较强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才有可能在企业获得认可。医疗器械从业人员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把发展目标分解为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两大类,从技术发展规划上逐步明确自己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另外要做好职业规划,把自己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体现在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升专业水平、丰富完善知识体系等方面上,进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今后更好地发挥职业优势奠定坚实基础!/-
五、行业从业者未来发展规划。
医疗器械作为一种综合性专业技术,涉及到学科、专业能力、科学研究、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在这方面,医疗器械人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及健康的身体状况。因此,为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打赏

他们都在说 (共0 条评论)

我要说

你好,请后再进行评论!

评论请先登录

客户端

客户端

触屏版

触屏版

网页版

网页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