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中国变成堵城?
导语
曾经我们被外国人感叹为“自行车王国”,城市中涌动的自行车流被比喻为“移动的长城”,如今却难觅其市政道路拥堵壮观景象。在某网站有些网友“把中国北京“首都”叫成了“首堵”,上万网友参与讨论,其中很多人是这次黄金周大假出行的游客,网友纷纷感叹:在“自行车时代”,根本就没人担心会堵车。现在由于城市的发展,市政道路设计规划不合理以及私家车不断增加,所以要解决这些拥堵问题,我们该怎么做?是道路规划问题?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精品观点
-
-
北京的常住人口大约是香港的2.5倍,但现在汽车数量却是香港的8倍多!700多万人口的香港,共有汽车约58万辆,而其中私家车只有不到40万辆。而在北京,2010年9月初机动车保有量就突破了450万辆。更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汽车总量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变化并不大,多年来年均增长率都在2%以下。
-
-
我觉得除了软件完善、提高能力以外,还应该从根本上、从规划调整方面减少这个上下班的高峰人流。因为北京的拥堵主要一个原因是规划中有问题,三环内置办公区,围着三环以外,有很多的这种住宅区,居住区这样的地方,虽然加快了地铁和公路交通的建设速度
-
-
但是公交运力的增长和上下班人流的增长完全不匹配,比如说地铁是公认的高速大容量的交通工具,但是北京的地铁现在已经是挤的没办法,所以网友就开玩笑说,你要是跟谁有仇让他坐地铁去,地铁不行了,大量人口就要买车,一买车拥堵肯定就要加剧,现在这个500万辆车,我觉得还没到顶点,将来800、900万辆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