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 微信公众号:yilanshequ )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直接关注

当前位置:业问首页 > 所有专题 > 宝玉石的用途

宝玉石的用途

 矿石药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砭石治病的记载,砭石因此亦被称为“中医外治第一石”。明代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初步统计也介绍了与宝玉石有关的中医药物20余种。现代科技研究亦证实,在制作宝玉石首饰的矿物材料中,蕴藏着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重要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人体血液中所含的数十种元素中,有63%可在珠宝材料中找到。

    专家在研究中还发现,大多数珠宝类药物均具有滋补阳气的功效。珠宝药物的阴阳属性主要是依据它的气味来确定。宝玉石中,玉,气味为甘,属阳;金,气味辛,亦属阳。如以透闪石(角闪石的变种)为主要矿物质的和田玉就有壮阳功效;水晶的主矿物白石英则对男性阳痿及益精补阳均有显著功效;黑玛瑙、黑石英对医治肾病、滋补肾阳也有良好效应。

资料显示,宝玉石有养生保健功能,主要分别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含有大量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二是能够放射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离子;三是能够辐射被誉为“生命之光”的远红外线;四是具有生物电特性等。总之,通俗地说,每件具有养生功能的宝玉石,无疑都是一个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神奇能量场。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珠宝设计师方面的工资。

引自:宝玉石的用途  作者:Tony

原文地址:http://www.yl1001.com/article/5131405233502673.htm

我要回复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提交你的评论!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李一

2014-07-29 17:10:03 李一

矿石药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砭石治病的记载,砭石因此亦被称为“中医外治第一石”

赞(0) 回复(0)

李天

2014-07-29 16:39:22 李天

这写东西真的好好。收藏起来。

赞(0) 回复(0)

煤炭老汪

2014-07-29 16:28:15 煤炭老汪

专家在研究中还发现,大多数珠宝类药物均具有滋补阳气的功效。珠宝药物的阴阳属性主要是依据它的气味来确定。

赞(0) 回复(0)

胡建伟

2014-07-28 16:18:33 胡建伟

明代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初步统计也介绍了与宝玉石有关的中医药物20余种。现代科技研究亦证实,在制作宝玉石首饰的矿物材料中,蕴藏着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重要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人体血液中所含的数十种元素中,有63%可在珠宝材料中找到,这个真的好。

赞(0) 回复(0)

向问天

2014-07-28 14:31:07 向问天

宝玉石的用途,这个报告写得好。真的是好。宝玉石有养生保健功能,主要分别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含有大量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二是能够放射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离子;三是能够辐射被誉为“生命之光”的远红外线;四是具有生物电特性等。总之,通俗地说,每件具有养生功能的宝玉石,无疑都是一个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神奇能量场。这些这么好的东西要保存起来。

赞(0) 回复(0)

Tony

2014-07-24 17:47:25 Tony

宝玉石有养生保健功能,主要分别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含有大量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二是能够放射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离子;三是能够辐射被誉为“生命之光”的远红外线;四是具有生物电特性等。总之,通俗地说,每件具有养生功能的宝玉石,无疑都是一个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神奇能量场。这点都是我们不知道的,作者很好。

赞(0) 回复(0)

张红军

2014-07-24 17:36:09 张红军

能够辐射被誉为“生命之光”的远红外线;四是具有生物电特性等,我怎么不知道啊。

赞(0) 回复(0)

庞泽富

2014-07-24 17:17:46 庞泽富

养生多好啊。

赞(0) 回复(0)

邬明辉

2014-07-24 14:37:55 邬明辉

这些用途好啊。

赞(0) 回复(0)

杨健

2014-07-24 14:32:29 杨健

好文章

赞(0) 回复(0)

相关专题

更多专题>>

推荐行家

更多>>
图片

陈运奎

擅长 领域:食品饮料,商贸百货

职位/职称:副总经理

发表: 0 回答: 11 听众: 39

向TA咨询
图片

邓小华

擅长 领域:咨询管理

职位/职称:职业顾问

发表: 527 回答: 783 听众: 467

向TA咨询
图片

操勇

擅长 领域:金融银行,咨询管理

职位/职称:财务总监

发表: 240 回答: 37 听众: 609

向TA咨询
图片

管理的学习与成长

擅长 领域:咨询管理

职位/职称:HR\客服

发表: 15 回答: 16 听众: 88

向TA咨询

关于一览  |  联系我们  |  用户反馈

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6-2025 粤ICP备0810658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7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