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转型成功了吗?
导语
上周,当当网发布财报,第二季度总净营收为19.608亿元,同比增长31.3%,当当第二季度净利润2880万元,实现连续3个季度盈利。 透过当当最新财报幕后,当当的股价近三个月飙涨幅度超过40%,除了市值被低估之外,转身献身时尚则是当当股价雄起的一大主因。
近一年多来,当当股价一路上扬。以8月20日14.86美元的收盘价计算,和今年5月不足10美元相比,三个月来涨幅超过48%。如果和去年7月份最低股价7.6美元相比,其股价一年增幅达95%。与股价飙升之路同步的是,当当正撕掉身上图书商的标签,开始向名媛转变。
沦为二线电商的当当,这几年一跌不振,战略上的失策和营销结构的漏洞,再加上天猫和京东强大对手的排挤,雄风早已不在。甚至很多人觉得当当历经两次战略上的失败消耗后,故事太老,加上持续的亏损,灭亡是早晚的事。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峰回路转”了。
当当的新性感故事和老故事单卖图书不同的是:新故事华丽转身成“我们要做一家拥有文化底蕴的综合类时尚电商。除了图书,还有衣服、鞋子、配饰、美妆、家居用品。”如果你现在上当当网,首页上最冲击你的眼球的是服饰、美妆等时尚品类华丽美女广告,当当当要发力女人市场,赚女人的钱啦。这个转型,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当当再也不是以前的当当了,一改卖书电商的寒酸大叔形象,突然变成时尚新潮的名媛了。
和当年的卓越亚马逊并列,当当是网络购书的两大选择之一,这在当时网络商品还没如今这么多种多样时,这种特色算是一大优势。但可惜的是,当当沉湎于这种轻资产的优势太久太久,迟迟没有进行品类扩充,或者说没有成功开拓其它品类,譬如重资产的3C、家居服装等。以至于当京东向图书电商进攻时,当当份额被蚕食却不能在其它品类发起反击。
“不止是中国最大的网上书店。”直到今年8月5日晚上,当当官网对外发了一份“声明”,宣称9月份即将开启蜕变之路。 “我们要做一家拥有文化底蕴的综合类时尚电商。除了图书,还有衣服、鞋子、配饰、美妆、家居用品。” 目前,当当首页上服饰、美妆等时尚品类已经占据视觉中心。
最近四个季度,当当公布的活跃用户数分别是840万、890万、860万、850万,可以说几乎没有增长。而与此同时,根据市场费用和新增用户计算的单均用户获取成本却从20.14元上涨到了28.12元,本季度根据总订单量和活跃用户数计算的用户平均下单量也相比过去两个季度有了小幅的下滑。
活跃用户数增长几乎停滞,新用户获取成本有所上升,而用户的平均下单量也在减少,那么当当在未来如何保持其平台对用户持续的吸引力呢?
对于电商企业来说,由垂直电商迈向综合性电商平台的机会窗口期已经关闭,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挤出效应也会越来越强,在品类结构或者销售模式等上的差异化将成为所有其他电商转型的方向,因为差异化才有特色,有特色才能吸引用户的关注。对于当当而言,这也是必经之路,在这方面唯品会和聚美优品都是很好的典范,我也相信当当也正走在路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