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建筑专家和从业人员认为:中国本没有监理,既然引进了就要适应中国的国情,具有中国的特色。我们不能照搬国外那一套,因为国情不同嘛。所以,我们要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就要创新出异、与众不同。于是,中国监理人开始被迫“旁站”、被迫进行“安全监理”等等。总之,在中国,监理人必须烙上中国特色的烙印,这样才算是我泱泱大国自己的东西,而全然不顾是否贴近实际、荒谬滑稽。
我们常会在各种场合看到如下宣传和鼓吹:中国推行旁站是为了加强对旁站监理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中国推行安全监理是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等等。于是,国际上本来已经有了一百多年发展历史且成熟、规范、具有国际公信力的、有尊严和地位、并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实行的工程咨询行业在我国被随意肢解、涂改成了中国施工监理。其职责不再是工程咨询性质的“咨询管理”,而是所谓的“各种控制”,而且还要“控得住”,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尤其是较大、重大的安全或质量事故,监理“万能论”就立即变成“监理无用论”,就要强制监理承担所谓的责任和后果。于是乎,监理人往往就会被随意地扣上各种 “莫须有”的罪名被严厉处罚,甚至是锒铛入狱。
中国特色的工程监理,锻炼了一批人,培养了一批人,但是否成就了一批人呢?中国监理人需要深思,监理英才网引进了最新职业社区成长交流模式,以监理人的职业成长为导向,欢迎更多的监理朋友加入职业成长社区,分享,交流,学习,成长。
2015-04-25 17:31:44 王艺潼
中国监理最初的理念是好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什么所谓责、权、利呀什么的,你弄得懂吗,违法分包、私人承包都用关系进去的你管得了吗?施工单位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按规范你做得出来吗??以此在缺乏人身安全及相关安全的情况下你能说什么呢???现在监理不过是施工单位的"服务人",你说停工,建设单位不行,你说报告行政主管部门,你就不要份了;于是你就成了建设单位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棋子,有能力你又能做什么,没能力还可以份,还是有关系有得份,按法律、法规、规范行不通,还是多一点协调沟通,协调沟通后施工单位就能按规定施工,建设单位就能给你这种没有金钱的人说Yes了吗,不是,所以责就在你,利就在他人,于是乎产生一些所谓的“沟通”就产生了,你能不接受“沟通”吗,可以你可以GO OUT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你信吗?他敢与监理部进行匿名平台共享吗??你报告了你就OUT了,在共享平台上匿名报告他会同意吗,那样可能你侵害了他的权利,他就没有垫背的了。
监理服务业的正常发展本可以为建筑业更好的做出更好的贡献,但要实现行政强制监督与以项目监理部共享一个帐号的现场监理的一个监督共享平台,那样监理人就可以真正说出自己的心声做到有理可查、有文可溯、有责可担。因为各个人的想法与所处的职位、背景不一,你能保证他就不说与工程实际的东西吗?(但这一说了确给违法承包、个人承包或本身的监理单位或个人的违法行为给行政主管部门弄得头大了,还弄得他似乎少了点什么样,建设单位还请你监理单位做什么呢,不如我自己内部搞了,没有风险,还是不好。
监理服务业在取消670号文的情况下努力在市场的大海里搏浪吧,在现实的社交网去得一杯羹吧,到最后适者生存(适就中国特色的生存)。建设工程也就在这张网上面欢快地吐着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