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 微信公众号:yilanshequ )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直接关注

当前位置:业问首页 > 所有专题 > 特斯拉在中国还能火多久?

特斯拉在中国还能火多久?

    特斯拉汽车取名自一名同时期几乎被埋没的绝世天才“尼古拉·特斯拉”,以便显示其高贵伟岸的身份。当然,之所以开篇介绍一下此人,因为笔者打心底里也非常钦佩这位逝去的伟人,估计笔者未来某天再创业,恐怕品牌只能取名“尼古拉”了。

    不过,最近特斯拉在中国有了新麻烦。4月14日,23名特斯拉非京沪中国客户向特斯拉中国递交律师函,指责特斯拉并未按照承诺的以预付款的先后顺序提车。是否又是一场精心策划过的公关秀,不得而知。不过这也让人们把注意力从那些高科技概念抽离,回到现实——特斯拉造车水平几何?管理段位又是几级?

    特斯拉电动车,中国第一批尝鲜的车主,4月22日拿到车钥匙了,大都是国内的非富即贵: 8位企业家,他们是UC优视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力帆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尹喜地、合一资本董事长许亮、著名央视电视制作人张涵、汽车之家总裁李想、云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CEO汪东风、时代集团总裁王小兰等。另外,雷军、曹国伟等IT科技界企业家并未到场。咦?怎么看?这是在免费帮企业家的公司做广告么?

    马斯克到场了,这位有点帅的特斯拉汽车投资人叔叔,既是SpaceX又是Paypal的创始人,特斯拉汽车的产品设计师,其背景深厚,是美国资本市场的年轻富豪。而特斯拉其创始人为—马丁•艾伯哈德,硅谷工程师、资深车迷,貌似并未到场。虽然特斯拉公司相比世界级汽车巨头:丰田、福特、大众、通用等来看,成立才11年的时间确实太过于年轻。但是,作为用了天才名字,并且有纯电车中的苹果之豪称,着实可以让国人趋之若鹜。

    据了解,仅在去年年末,一个月内,特斯拉就遭遇了“三把火”。事实上,特斯拉销量本来就不大,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密集起火事件,不得不让人们对这个电动车市场的“破冰者”产生质疑。值得一提的是,在每次起火事故后,特斯拉均对外宣称不是其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导致起火事件,而在去年的那场“起火门”中,马斯克更是说过,“在美国,平均每2000万行驶里程发生一起汽车火灾,而特斯拉则是每1亿行驶里程才发生一起火灾。” 显然,这位创始人的话与现实相驳。

    当大家都从特斯拉热回归到现实的时候,特斯拉在中国还能火多久?

我要回复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提交你的评论!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T1

2014-04-30 14:33:12 T1

特斯拉的火一般人理解不了。

赞(0) 回复(0)

季晓静

2014-04-30 13:57:55 季晓静

火不火我觉得已经不是什么市场说了算了,特斯拉也算是开启了一个新的产业,现在经济这么低迷,必须是靠新的技术,智能,生物,互联网科技重启世界的经济,不然要怎么发展?

赞(0) 回复(0)

刘海军

2014-04-30 11:20:22 刘海军

80万可以买奔驰宝马,但是人家纯电动车,环保,加速又快!又不用油钱!拉风!就是不能去远地方。。。500公里的续航,大概400公里就差不多了。。。。如果特斯拉在中国每100公里范围内就有一个超级充电站,那真的是很火了!

赞(0) 回复(0)

王民生

2014-04-30 10:52:06 王民生

可以肯定的是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现在的问题主要有,电池技术(续航能力,防爆安全性等),充电便利性(这个相对容易),成本(这个量产和普及自然解决)。过程和电动自行车替代摩托车道理差不多。

赞(0) 回复(0)

于海妮

2014-04-30 10:21:57 于海妮

硬伤其实就是电池技术至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能量密度、充电速度、成本等都是瓶颈。相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也难有突破。所以特斯拉只能是土豪们的大玩具。外国人把中国人当憨包

赞(0) 回复(0)

黄先生

2014-04-30 09:53:32 黄先生

新能源汽车概念很好,在我们国家也有政策支持可是为什么发展不太好。就是缺乏核心技术,特斯拉可以给我们的汽车企业很好的借鉴。

赞(0) 回复(0)

1

相关专题

更多专题>>

推荐行家

更多>>
图片

陈运奎

擅长 领域:食品饮料,商贸百货

职位/职称:副总经理

发表: 0 回答: 11 听众: 39

向TA咨询
图片

邓小华

擅长 领域:咨询管理

职位/职称:职业顾问

发表: 527 回答: 783 听众: 467

向TA咨询
图片

操勇

擅长 领域:金融银行,咨询管理

职位/职称:财务总监

发表: 240 回答: 37 听众: 609

向TA咨询
图片

管理的学习与成长

擅长 领域:咨询管理

职位/职称:HR\客服

发表: 15 回答: 16 听众: 88

向TA咨询

关于一览  |  联系我们  |  用户反馈

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6-2025 粤ICP备0810658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7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