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 微信公众号:yilanshequ )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直接关注

当前位置:业问首页 > 所有专题 > 日本动画产业背后的故事

日本动画产业背后的故事

  “日本动画已经风靡全世界”这个概念早深入人心,当下在中国,日本动画的普及率也有一个相当的高度,与之对比中国动漫似乎除了电视台购买并支付几十块钱的放映费之外,似乎没有多少群众基础反而恶评如潮。国内的动画产业是如何维持蓬勃发展的现状了?不为外人所熟知的中国的动画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一切除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之外还有什么重要因素了?

 

  其实单看动画制作量的话,所谓的动漫大国日本早被中国远远抛在后面,本来在2003年日本的动画制作量达到中国的八倍,自2006年逐渐减少,在2008年被中国赶超,到2011年则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至今中国的动画制作量已经远远地超过了日本。实际上日本的制作总长是以包括了广告的节目单位来计算的,而中国则只是以实质的动画内容来计算总长,所以实际的差距还会更大。这高额的动画制作量背后的,就是来自日本海量的外包订单,可谓是支撑中国动漫产业的重要因素。

 

  所谓动画外包通俗来讲就是动画的制作策划部门将要制作的动画的其中一段的内容构思(一般就是分镜,人物设计和场景)打包交给动画工作室,再由工作室的人来将其绘制成动画。这个也是一般动画的制作流程中的一步,很多动画都是由不同的动画工作室完成的这个所谓的外包组合成的

 

  这里笔者以北京金松林动画公司为例,金松林动画公司长期与日本动画公司在合作,外包制作过的日本动画片有: 《地狱少女三鼎》 《死亡笔记》  《叛逆的鲁路修R2 》 《八十日探侦团》 《KISSSIS 《荆棘之王(剧场版)》 《但丁的神曲》 《钢之炼金术》 《迦南 CANAAN》 《海贼王(剧场版)ONE PIECE》 《荆棘之王 KING OF THORN》 等。这些国内动画观众耳熟能详的著名动漫,一定没人想到其实都是在国内外包处理加工后再回到日本上映的。但这家公司只在背景绘制上与日本动画公司合作,只是中国动漫外包产业链上一个小小的环节。

 

  但是这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依赖外包订单的产业繁荣能走多久,这种没用原创没有自主品牌没有自主权利的动画制作工作的前途何在,如果不创造出新的收益的商业模式,不管政府投入多少补贴中国动漫产业依旧很难持续下去,其资金来源完全依靠是政府补贴和房地产的现状依旧不会有多大改观。

 

  不管评价如何或者前途如何,这种过度依赖日本订单的现状将会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但是在日本动漫日渐产业化空洞化慢慢丧失原创活力的今天,中国动画摆脱外包订单依赖,走出自己的商业模式,获得自己的收益的手段势在必行。

引自:日本动画产业背后的故事  作者:胡曦

原文地址:http://www.yl1001.com/article/2881392707053341.htm

我要回复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提交你的评论!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相关专题

更多专题>>

推荐行家

更多>>
图片

陈运奎

擅长 领域:食品饮料,商贸百货

职位/职称:副总经理

发表: 0 回答: 11 听众: 39

向TA咨询
图片

邓小华

擅长 领域:咨询管理

职位/职称:职业顾问

发表: 527 回答: 783 听众: 467

向TA咨询
图片

操勇

擅长 领域:金融银行,咨询管理

职位/职称:财务总监

发表: 240 回答: 37 听众: 609

向TA咨询
图片

管理的学习与成长

擅长 领域:咨询管理

职位/职称:HR\客服

发表: 15 回答: 16 听众: 88

向TA咨询

关于一览  |  联系我们  |  用户反馈

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6-2025 粤ICP备0810658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7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