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牵手中石化是强强联合吗?
导语
近日,中石化与腾讯达成框架协议,将探索移动支付、广告、地图、大数据等多领域合作;此次合作空间及深度究竟如何,会否只是蜻蜓点水,到底能否长久共赢存较大疑问。
8月26日,中石化旗下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与腾讯科技签订业务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主要在业务开发与推广、移动支付、媒介宣传、O2O业务、地图导航、用户忠诚度管理、大数据应用与交叉营销等领域探索开展合作。
正如前一段所传言的,腾讯“收购”中石化一样,这也被理解成腾讯入股中石化。实际上,这还只是双方的合作层面,并非资本层面的投资。
根据6月底中石化公布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对外引资方案,在重组中石化销售公司的基础之上,向投资者出售该公司不超过30%的股份。腾讯控股确实已经进入了中石化销售公司对外引资的第二轮竞投名单。这次的战略合作也等于是给腾讯投资做了最好的注脚。
传统国字号垄断巨头是如何与新兴互联网龙头企业对上眼的呢?近年来,我们既看到了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也看到互联网公司面向传统行业的垂直整合与延伸,但像这次这样一边是国有老牌垄断企业,一边是私营互联网巨头,两个相去甚远的行业翘楚之间的牵手,却并不多见。双方牵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中石化角度来说,理由显然是很充分的——大一点说是践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增强实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现实一点的原因是中石化“钱紧”,亟需更多的资金去进行海内外优质项目的投资。2013年报显示,当年中石化流动资产总额为2580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仅67亿元。这样的资金对开发成本极高的油田类项目的来说,的确算不上宽裕。
对互联网企业来说,牵手的理由其实并不充分,除了“跟着两桶油混一定有肉吃,不会喝清汤”外,业界也暂时想不出靠谱的原因,因为双方的业务模式实在是相去太远,总不能说是冲未来“可以用Q币加油”去吧!?从这个层面说,互联网企业在这次牵手中其实是被选择、被动接受。
许久之前就有消息传出中石化要与腾讯合作,坊间还流传各种关于腾讯改造中石化的文章。昨天石化与腾讯的合作也终于宣布,以非油品业务为主,具体讲是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与腾讯合作。
很多朋友对易捷还不太了解,就是中石化加油站旁边的便利店,以出售零食、车辆保养品甚至洗车业务的非油品业务为主,有线下实体和易捷网两部分。中石化做易捷本质是想利用加油站人气,将用户导入易捷店中,实现用户的充分利用。
在傅成玉看来,未来中石化的8000万客户甚至可以不花钱加油,因为你可以在中石化遍布全国的3万座加油站、2.4万座便利店进行衣、食、住、行的消费,而这些消费就可以折成油或现金。这并非创新,就像我们在物美超市用会员卡购物,100块换一个积分,而到了年底,这些积分可以兑换礼品,或直接用来抵扣现金券。
傅成玉并非信口开河,而是参照了美国、日本的加油站模式。在美国,油品业务的平均毛利率大概在6%左右,而非油品业务的毛利率平均高达25%以上,其中食品、饮料的毛利高达70%。美国一些地区的加油站靠油品来支付加油站租赁费用,而盈利空间则来自于非油品业务。
一份石油行业资料显示,美国加油站油品销售占总收入的60%左右,贡献30%~40%左右的利润;而便利店销售占总收入的30%~40%,贡献的利润却有55%~65%。
中国石化呢?其2014年半年财报显示:“2014年上半年,本公司加快销售业务改革重组,……成立了中石化易捷销售有限公司,非油品业务专业化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非油品营业额达71.9亿元,同比增长10%。 “
中国石化2014上半年的营业额及其他经营收入人民币13,561.72亿元,同比下降4.2%,净利润314亿元。其非油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0.5%都不到,利润就更不用说了。这也难怪傅成玉如此看好非油品销售额,甚至未来把油品当副业。
在有喜有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有跨国投行人士建议,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可以与基金公司等财务投资者合资,成立一个合资公司来共同参股中石化销售公司。具体来说,腾讯可以向财务投资者承诺一定比例的年回报率,从而获得未来投资销售公司的主导权,而财务投资者最需要的就是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回报,这样就可以各取所需。
听起来他们是想让互联网企业变身PE!这种办法是否可行,中石化方面并没有表态,但其新闻发言人吕大鹏曾经说:融资的对象和融资的渠道可能还有一个人为设计的过程,这毕竟是中国国企改革中第一单比较大的试验。如果效果比较好,社会参与的程度比较高,在试验之后,经过股东大会的同意,将来这个额度也有可能提高。
由此看来,中石化自己也还没完全想好怎么带领大家一起玩,一切要边走边看,正像吕大鹏说的,“这毕竟是中国国企改革中第一单比较大的试验”。这样一来不难看出,对于这次牵手,双方都是第一次,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对于不确定的东西,我们不知道吉凶祸福,不能尽向坏的方向想,也绝不能全往好的方向靠。
结论
综上,互联网企业进入传统垄断行业干实业,在我看来是喜忧参半;再考虑到“第一次”的不确定性,忧的成分还要略大于喜。当然最终结果究竟如何,还有待时间来证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