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天的TCL将何去何从?
导语
TCL上半年财报显示集团一半收入来自于面板业务,随后TCL又巨额融资57亿元投放在此业务上。将未来寄托在依靠政策红利的面板业务上,TCL能走多远?
8月15日,TCL发布了上半年的财报。如果仅仅从财报数据来看的话,TCL的这份财报确实可以给很多人慰籍,比如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37.93亿元,同比增长12.1%;实现净利润19.79亿元,同比增长85.7%,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4亿元,同比增长90.8%,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67元。
但如果深挖这份财报的背后,不难发现,TCL的高额营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营收来源是华星光电和通讯业务,二者在2014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别为85.06亿元、96.71亿元;增长率分别是24.8%、88.8%,净利润则分别是9.81亿元、3.40亿元。
抛开这两项为TCL带来丰厚利润的业务不谈,TCL赖以起家的多媒体及家电业务则让人大跌眼镜:TCL多媒体电子整体销售收入120.41亿元,同比下降16.8%,实现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13.0%;家电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8.42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41.2%。一边是丰厚利润,一边是惨淡亏损,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感受,估计未来也将成为TCL挥之不去的双重感受。
对于一个传统家电的大佬之一,这是一份十分失败的报表。前段时间TCL陷入行贿门丑闻,让更多人对这个企业盈利产生怀疑。佐证是,TCL在2013年获得了总计约22亿元的补助,而当年TCL集团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却仅有21.09亿元。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补贴,TCL实际的盈利状况应当是亏损。
TCL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困境,用一句话来总结:全因缺乏互联网思维。现在是智能电视的时代,更是以互联网为思维核心的营销时代,TCL不仅仅智能技术落后于人,同样无法适应饥饿营销的思维模式。
尽管有后知后觉之悟:可惜的是阿里、小米、乐视等互联网公司杀入智能电视产业,彻底颠覆传统电视产业的思路和模式。为了生存,也为了共同的利益,6月30日由中智盟举办的智能电视产业大会上,中智盟执委会委员梁铁航透露,TCL、长虹、海信已在广告、大数据、游戏中间件标准的统一、应用商店等达成战略联盟。“例如,三家开机广告可以整合在一起给广告代理公司;三家统一数据接口提供给第三方公司;只要与三家其中1家达成应用商店的合作,其他2家的应用商店就可以准入。”很显然,TCL危机感已很严重,更无力对抗互联网公司,开始结盟对抗,期望走出困境。
实际上,TCL多媒体的业务,其问题的本源还是源于此前节能补贴政策对于市场的过度透支,受影响的不仅仅是TCL一家,其他家电厂商也不同程度的受损。但如何从受损中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则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