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想杨元庆表示:“互联网不可能颠覆传统产业,互联网概念被过分夸大,不能迷信互联网”,引发热议;那么互联网究竟能否掀起新一轮的产业商业变革?传统厂商该全面拥抱互联网吗?
近年,互联网概念被炒得火热,好像有了互联网就有了一切,互联网可以颠覆一切传统企业。以至于在社会上产生两种极端心态。一种是恐惧,觉得传统产业必将被互联网颠覆,怕自己跟不上时代的变化,眼看着生存空间被挤压,有些不知所措。而另一种就是浮躁,表现为迷信互联网,认为互联网包治百病,只有互联网公司才能成功。急于求成,想通过互联网概念快速融资上市,而忽视了健康企业的核心要求,对价值链构建的需要。
不可否认,互联网的确是带动了行行业业的企业各个环节的变化。今天开发人员可以直接跟客户互动,从而让产品更加贴近客户需求。软件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快速,营销方式上不同于以往的硬广告的推广,利用社交媒体和互动营销,企业可以把推广更精准的做到他们需要的客户群去。在销售渠道上,在线的模式的确给了用户更多的便捷,也给厂商降低了渠道的成本。而服务上有了在线的咨询,论坛用户之间的互动等多样的方式,使得上门服务的需求也大大降低了。
所以,互联网的确是带来了进步,而且互联网对某些行业所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比如说对媒体行业,对游戏产业,以及对部分电子行业。但是显然这个互联网并不能代替一切,它不能代替产品的创新,不能代替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互联网并没有,也不可能颠覆传统产业的根本价值,核心价值。好比它是推动前两次革命的蒸汽机和电力,它是解放生产力的工具。我们可以用它来改善业务模式,来促进效率。
我们对互联网的崇拜,是不是有点过火了?有人认为,互联网精神被我们这个社会神话了、异化了,那些一旦贴上“互联网”标签就自命不凡的企业,到了该静下心来理性思考的时候。华为总裁任正非在近日关于重装旅组织汇报会议上指出,华为不要去炒作互联网精神,应踏踏实实的去夯实基础平台,让端到端的实施过程透明化。
2014年的产业发展将呈现这些趋势:在政策层面,加大扶持传统行业互联网化,强化电商与互联网金融规范治理。在资本层面,上市热潮与资本降温并存,产业链竞争导致玩家优胜劣汰;视频企业并购投资将继续,服务链条延伸是主要驱动力。在行业层面,互联网金融加速深化创新,潜力进一步释放;车联网应用与后装市场服务加快落地,汽车互联网化提速发展;产业链各环节加大竞合,移动互联网成就智慧旅游。在模式层面,基于微信的“社交+O2O”电商生态发展迅猛;围绕供应链金融创新与行业解决方案输出电商竞争凸显联盟化。在厂商层面,互联网企业全面布局移动互联网,传统企业互联网化节奏明显提速。在产品层面,可穿戴设备创新蓬勃发展,聚焦软硬结合的数据价值。
互联网本质是一种手段,使得经济和商业活动的交易费用大大降低,将原本高成本、难以实现的商业活动变成现实,尤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是互联网最伟大的地方。互联网的出现创造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比如网游,以前孩子玩过家家、打弹弓,现在可以玩网游,而且可以形成一个虚拟的社区,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在中国看到一些在人类历史上所没有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