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 微信公众号:yilanshequ )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直接关注

当前位置:业问首页 > 所有专题 > 电镀工艺不可忽视的6大镀后处理技术

电镀工艺不可忽视的6大镀后处理技术

导语

电镀后处理的目的是确保镀层的质量,提高镀层的防护性、装饰性和功能性。镀后处理是很重要的,但往往易被人忽视。在实际生产中常出故障,甚至前功尽废,故应引起有关人员重视。

     电镀后处理的目的是确保镀层的质量,提高镀层的防护性、装饰性和功能性。镀后处理是很重要的,但往往易被人忽视。在实际生产中常出故障,甚至前功尽废,故应引起有关人员重视。
     电镀后处理工艺是根据电镀层的性能、使用要求、环境影响等因素来选定,通常有抛光、钝化、着色、涂膜、封闭、除氢等工艺。

     常见镀后处理:
     抛光处理
     抛光是通过化学抛光或机械抛光来提高金属工件表面的平整性和降低表面粗糙度的工艺过程,它既能直接用于金属的表面加工,也用于金属工件镀前处理及镀后精加工。如铜、镍等合金以及镀后的铜、镍、铬等金属镀层的装饰性精加工。
    钝化处理
    所谓钝化处理是指在一定的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在镀层上形成一层坚实致密的,稳定性高的薄膜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钝化使镀层耐蚀性大大提高并能增加表面光泽和抗污染能力。这种方法用途很广,镀锌、铜等后,都可以进行钝化处理。
     除氢处理
     大部分金属基体如钢铁、铜,在前处理(酸洗、阴极电解除油)及电沉积过程中,都会产生“氢”,有部分还没来得及形成“氢气”即以“氢原子”的形式渗入到基体和镀层中,使镀件产生脆性,严重降低零件的抗拉强度,称为氢脆。因此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等领域使用的零件镀后都必须经过“除氢”处理,有些在使用中要求抗拉强度高的零件也要进行“除氢”处理。除氢处理是在20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的,处理时间根据零件要求的抗拉强度来决定。除氢处理应在镀后的3小时内进行。
     着色处理
     金属表面着色是在特定的溶液中采用化学、电化学、置换或热处理等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颜色各异的膜或干扰膜层。由于各种金属氧化物颜色不同,从而使着色金属表面呈现不同的颜色,改变了原有金属的外观,达到模仿昂贵金属、仿古、装饰等目的。
     涂膜处理
     涂膜就是对银及仿金镀层的零件,涂覆或浸一层透明的有机膜层,起到防止或延续镀层变色的工序。
      封闭处理
      就是为了提高工件在大气中的抗腐蚀能力,采用物理、化学或电化学的方法,使其表面(或中间镀层)均匀地覆盖一层膜层,这种工艺称为封闭。

       

 

结论
前处理对电镀效果影响起关键作用,而后处理对电镀零件性能的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为保证电镀零件的使用性能,合理的镀后处理的工序是必须的。

我要回复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提交你的评论!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相关专题

更多专题>>

推荐行家

更多>>
图片

陈运奎

擅长 领域:食品饮料,商贸百货

职位/职称:副总经理

发表: 0 回答: 11 听众: 39

向TA咨询
图片

邓小华

擅长 领域:咨询管理

职位/职称:职业顾问

发表: 528 回答: 783 听众: 467

向TA咨询
图片

操勇

擅长 领域:金融银行,咨询管理

职位/职称:财务总监

发表: 243 回答: 37 听众: 609

向TA咨询
图片

管理的学习与成长

擅长 领域:咨询管理

职位/职称:HR\客服

发表: 15 回答: 16 听众: 88

向TA咨询

关于一览  |  联系我们  |  用户反馈

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6-2024 粤ICP备0810658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7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