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手机罗永浩炮轰测评机构“佼佼者”zealer王自如缺乏职业道德及技术素养,曝光无良厂商主导的测评潜规则黑幕,引爆了测评业信任危机。不堪的国内测评网站价值何在,还有未来么?
8月27日,王自如和他的ZEALER北上京城,会锤子、战老罗。
这场持续了3个小时的优酷一战,虽不能比拟叶孤城和西门吹雪的紫禁之巅,却也足以在今年的互联网领域里留下浓重的一笔。在这场论战的背后,如何做一个真实的人,以及如何做一款认真的产品,想必也已经成为路人甲的最大收获。
罗永浩和王自如这场论战相当有影响力,很快进入了百度搜索排行榜前十名。可惜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论辩,罗永浩看似咄咄逼人,摆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但他还是失败了:因为他所谓的锤子手机并不是全球第二,更不是“东半球最好的智能手机”,最多是中等货色,连三星手机都不如,锤子手机真相大白;王自如之所以败了,不仅仅在于论辩技巧的缺乏,更在于评测经验的幼稚,看似“技术流”的测评充斥着大量的主观臆断与不懂装懂,让罗永浩一击即中,实在可悲。
一边是执着于打造精品锤子手机的工匠罗永浩,一边是执着于打造最独立客观手机评测媒体的理想青年王自如,两人就像一个是矛,一个是盾,碰在一起难免会擦出点火花。回头翻看罗王二人的新浪微博记录,才惊人的发现此次轰动全城的世纪大辩论是事出有因,并非二人的一时冲动,而是过去一个月两人微博上来来回回唇枪舌战了N个回合后的一次大爆发。
一直被老罗称为东半球最优秀的锤子手机,却被一家据说是东半球最出色的手机评测媒体屡屡打上各种看着不太舒服的标签,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否隐藏有不可见人的真相?这显然是罗永浩已经深深思索了大半个月的事情,要知道当年老罗砸冰箱搞定西门子都轻松应对,这次岂能让一黄毛小孩站在自己头上撒野啊!
目前,测评类网站分为两类,一类是以ZOL、太平洋电脑网、it168、手机之家等为代表的垂直门户网站;另一类是以王自如、安兔兔、鲁大师等为代表的独立测评机构或软件。
本来在大家眼里,作为一家专业评测机构理论上是不应该跟任何一家硬件厂商发生利益关系才是最理想的。然而现实是很残酷的,评测机构既不卖产品,也不卖服务,要想分摊日益膨胀的运营成本,只能找第三方赞助,而真正愿意掏这个钱的毫无疑问只能是硬件厂商。
Zealer的商业模式其实是过去PC时代IT网络媒体那套东西继续在手机上的延伸,然而跟过去依靠线下卖场及IT媒体舆论诱导卖产品不同,今天卖手机逐渐通过网络电商渠道解决,而且用户也不再停留在传统IT媒体浅显的硬件评测解读上,而是用户更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品牌、每件产品背后的故事,包括厂家在产品设计理念、用户体验及用户定位上的具体诉求,以此作为自己是否购买一件产品的决策依据。
很显然,这些都是传统IT媒体及IT评测机构目前没有很好去深入挖掘的。市场在变,用户需求也在变,但是我们的媒体及其商业模式却依然停留在十年前,因此一批批老牌IT媒体逐渐没落在所难免,但是并不代表评测业没有未来,因为用户的需求摆在那里。
第一类网站的测评稿件来源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厂商寄送手机样品请网站编辑进行测试;另一个是手机厂商或者公关公司做好了测评稿件,直接找到网站进行发布。这两种方式都无法做到客观、公正的测评原因如下:
首先,每个编辑都有自己的个人喜欢,在做测评之前肯定会带有某种情绪和态度,这直接影响到测评的结果;其次,测评的环境并不稳定。比如,测试手机拍照,受到光线、角度等各种客观问题的制约,无法做到100%的公平。
而且安卓手机,特别是国产品牌的安卓手机,其在做工、设计、用料、工艺等每个方面都无法做到极致,这就意味着参与测评的安卓手机可能与消费者买到的手机存在很多方面的差别,比如,参测的手机不存在屏幕漏光,而消费者买到的却出现漏光;参测的安卓手机按键灯的亮度不均匀,但是消费者买到的却是均匀的等等。
在罗永浩和王自如的辩论中,他们都共同认为iPhone是最优秀的手机,几乎无可挑剔。所以能够达到iPhone的水平,拿到任何评测机构的所得到结果肯定都是一致的,而且iPhone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出所有手机都近乎一致的品质,不会出现国产安卓手机的质量参差不齐问题。
此外,手机厂商或者公关公司所做的测评就更不具有参考价值了,因为这些内容基本上只有好话,会掩盖掉手机存在的所有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最主要因素。而对于接受了手机厂商投资的测评机构、测评软件得出的结论,显然更不具有参考价值。无论这些机构和厂商如何辩解,如何发誓的称“拿钱也不会替人消灾”,这显然是一种“官方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