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腾讯在电商领域动作频频,其中不乏牵动各大媒体神精大转变。3月10日,腾讯与京东联合宣布,腾讯入股京东15%,成为其一个重要股东。并且,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合作期限为五年,合作期内腾讯将京东定为实物电商的首选合作伙伴,腾讯承诺八年之内不进入这个领域。消息一出,业界纷纷猜测,腾讯、京东将深入合作,强强联合,有效狙击阿里。然而,昨天晚间曝出的一则新消息,似乎改变了大家的看法。很多人也跟着蒙了!
7月26日晚间得到最新可靠消息,苏宁将与微信“深入合作”,不出意外的话下周将正式对外宣布。苏宁云商“8.18大促”将是双方合作后的首次“联合军事行动”。这次腾讯与苏宁拉手进行的818大促不论战果如何,8.18都会拿来与6.18进行全方位的比较。
合纵之术,是非常古老的战略。为了抗击阿里做大,腾讯为了在电商领域不失去优势,意欲合纵京东和苏宁来对付阿里。一早跟京东的联盟早已天下知,近日腾讯和苏宁“卿卿我我”: 据传将从8月份开始,双方的合作首期将在微信平台发放818大促红包,并且规模将会接近京东618店庆时10亿元的两倍。如果此亲密动作成功,虽然不敌腾讯和京东的一纸“婚书”,但苏宁在腾讯的“二房”地位可期,接下来,双方极有可能在流量分发以及市场活动上展开“手拉手”。
如果此消息属实,则表明腾讯与京东的合作并没有业界之前想象得那么“紧密”.当时,京东急于上市,腾讯急于甩包袱。所以,腾讯入股京东,很可能仅是一场你情我愿的资本游戏,而不是各自拿出100%诚心一起做市场、打天下!而这种松散的联盟比较脆弱,很难形成聚合效应。还有可以拖累微信,入口优势被过度消费后,会逐渐失去用户信任,最终导致用户抛弃或习惯性忽略。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优势,功亏一篑瞬间瓦解。
不过,腾讯的做法也可以理解,自己做不好电商,那就采取合纵策略,联合多家电商,以资本运作的方式掘金电商市场,通过别人的手,拿到属于自己的那杯羹。在这样的基本策略下,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就顺理成章了。
通过最近腾讯的一些举动,可以明显看出,腾讯对电商市场态度和策略的调整。而转变的核心就是:以资本运作为切入点,通过合纵联盟的形式掘金电商。
京东和苏宁分别承载的是腾讯的线上电商和实体电商大计,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二者其实并不冲突。客观来讲,如果说联合京东,腾讯是从正面向阿里发起挑战,那么,传言中的这次和苏宁联手,则是尝试从侧翼给阿里形成压力。
事实上,不论是线上电商还是实体电商,命脉根系于两种角色,用户和商户,通俗的讲就是买家和卖家。以苏宁在线下20多年的深耕细作,积累起来的商户和忠实用户,已经为腾讯电商增加不少筹码,更不要提它在全国有近2000家门店以及成熟的供应链。
另外一方面,相对于和合作对象在实际业务上取得阶段性进展,结盟的更大意义在于向这个行业的其他对手形成“势”上的合力包抄。
从战略上来讲,马化腾把微信当做一个超大的移动开放平台。有数字阅读业务(微信公众账号)、娱乐业务(腾讯游戏)、电商业务(京东、苏宁、易迅)、分类信息业务(58同城)、本地生活业务(大众点评)。
此外,从战术层面来讲,腾讯入局这么多公司,其实是在占坑卡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跟进者往往受制于人。所以即便没有行之有效的业务合作模式,只要看中了一家公司在行业的实力以及潜力,果断“黏上去”绝对不会吃亏。更何况,为了增加上市,阿里至去年年末以来加快并购步伐,一直“对标”阿里的腾讯又怎能不有所行动。另外一方面,大公司与大公司的磨合往往要比人们想象中的更加困难,以京东618的失利来断言腾讯联盟的脆弱其实还为时尚早。换而言之,微信和他的盟友们目前都还在找方向的试错阶段,毕竟“棋局”那么大,想要试出成果还需待以时日。所以腾讯联手京东苏宁围剿阿里能否行得通,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