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关注一览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直接关注

当前位置: 一览薪闻 > 薪历程 > 从自控力谈起,如何实现自我管理?

从自控力谈起,如何实现自我管理?

2016-12-29 09:31:47| 发布人: 专业扫兴 | 来源:一览薪闻| 浏览(5532)| 评论(0)

去年开学的时候,我兴冲冲地给自己买了个紫手串,美其名曰可以实现“情绪管理”,每次发怒以后,都要把手串从一只手移到另一只手,然后计算一下,一天移动了多少次。

这个实验的终极目的,是可以实现情绪的自我管控,在意识到自己处于失控边缘的时候,及时清醒过来。

很多人参与了这个挑战,有的人可以坚持30天不移动手串, 甚至更久。正好那段时间,我情绪不是太好,经常容易发脾气。偶然看到这个实验,就立马加入其中了。

最开始,我一天移动十多次。

一周以后,那个紫手串就被我收进盒子里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节“时间管理”课程,老师从一个简单的实验讲起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听得我热血沸腾,回去就写了一篇笔记。

写完文章以后,我马不停蹄给自己列了一张时间计划表,里面包含“健身”、“读书”、“写作”、“学习技能”等不同的方面。几乎从起床后到睡觉前的时间都做了规划,当然,不是噻得满满当当的那种,各个事项之间都有足够的缓冲时间。

以为从此就可以走上“我的人生我做主”这条康庄大道了,然而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或者说我高估自己了。

今年年初,心血来潮组建了一个微信群。

名字也很励志,叫“新学期重新做人小分队”,把群二维码在朋友圈发了一下,号召想好好坚持做一些事情的小伙伴加入进来,每天坚持读书写作等,按时在群里发当天的反馈。

一开始,每个人都兴趣盎然。

慢慢地,群里没人说话了。

隔好久才有人发一个反馈,加之我在忙着找实习写论文等一系列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有一天,看着空落落的群聊太难受,索性把群直接解散了。

好像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做了个开头,就没有下文了。连带着,把开头的那些印记也全部抹去,就当从未发生过。

6月份,得知自己可以去腾讯实习,做与新媒体相关的工作,又萌生了一个新的念头。

仗着自己好歹有些许新媒体的经验,开始组建了自己的新媒体小团队,运营一些公号,煞有介事地做一些尝试。

结局你们想必也猜到了。

没错,又一次胎死腹中。

不仅参与的人数急剧下降,就连我自己现在都不怎么从事相关工作了,除却还在运营自己的账号,别的事情几乎都不参与了。

我好像又找到了一条更广阔的运营之路,而新媒体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我兴趣所在但非专长所在的一部分。

这些半途而废的尝试,给了我很大的打击。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能好好地做一件事情,坚持到底呢?是我的方法出了问题,还是我太懒了?

自控力,作为人最基本的能力,为啥我就是控制不住我寄几呢?

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定别乱发脾气,还是忍不住对着亲近的人火冒三丈,怒气一发作,觉得我简直要上天了。

每天都在焦虑,自己为什么一无是处,也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学习计划,却一而再地延后,每次都能找到近乎完美的理由。

口口声声要减肥,见到好吃的就走不动道,既管不住嘴,又迈不开腿,只能轻飘飘感叹一句:“我已经是条胖狗了。”

自我管理好像是每一个想过自由生活的人都在追求的东西。

完美的作息规律,良好的工作习惯,健全的知识体系,强大的自我驱动力。时刻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上进心,有条不紊地将自己一切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

最重要的,给自己制定的目标,都可以超额完成。

简直是我辈人生楷模的典范。

然而典范之所以称为典范,就是因为可以达到这一要求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不仅管理生活,就连工作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也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效率低下,一味地被工作支配。

就在昨天,我还在跟一个老师就“如何掌控自己的工作”这个话题来做探讨。

在老师看来,工作效率低下离不开这几个原因:

1. 只关注任务,不关注目标。

2. 应激式工作,而非统筹。

3. 几乎从不偷懒。

对比,我深有同感。自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是那种只关注任务,不思考目标的人;加上实习生的身份,最多的工作是被安排打杂,而非可以主动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经常被迫接受很多临时追加的任务,整日忙忙碌碌,没有一点对工作的激情。

我惯性地把一切原因都归咎为自己实习生的身份。但老师说:“人在各个阶段都会有身不由己的事情,实习生被迫接受来自上司的压力,但你上司也有领导,也会做很多的事情,尽管有些不一定愿意去做。”

好像是这个道理诶。

自己不主动沟通,不寻求方法,一味地埋头苦干,无论是什么身份,恐怕都只能出力不讨好。

但究竟怎么有效统筹工作呢?

事情多的时候,身兼数职,恨不得有三头六臂;一段忙碌期过去,突然空闲的时候,又开始无所事事,找不到事情来忙。

初来公司实习的时候,交接人告诉我,这里的实习工作特别轻松,每天都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我支配,听得我暗暗高兴,觉得自己终于有时间可以进行自我学习了。

两个月过去了,一切如旧,PPT仍然渣得要死,英语也依旧是幼稚园的水平。

难道就永远没办法实现自我管理了吗?

屡屡搁置计划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

有人说归根结底就是懒,但克服惰性本就是人最大的挑战之一。

有人说是因为目标没有分解,想一口吃成胖子。但即使目标分解到每天只健身半小时,依旧少不了半途而废。

有人说是时间管理不到位,但我逐渐发现,妄图管理时间的都是些傻瓜,还不如管理自身能量来得实在一点,可以规划,别奢望一个人可以完全实现对时间的管理。

上述每一个理由都很有道理,也经不起推敲。

因为前提条件已经被限定----自我管理。

也就是,要完全依靠自己来实现这一目标。自控力,也就是在不断的控制自己,控制情绪,控制目标,甚至控制体重。

这就相当于个体与群体的斗争。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不知你有没有这种体验,学霸宿舍与学渣宿舍,完全是两个环境。

在学渣宿舍,一个人想起床,看到舍友们都在蒙头大睡,渐渐就会放弃起床的念头:反正大家都睡着呢,我也多睡会吧。

学霸宿舍,一个人醒来,还没完全克服起床气,但看到舍友都鲤鱼打挺坐起来,也会不由自主地爬起来。

群体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25%是可以自我操控的,包括知识,技能,才干;75%是受环境影响的,包括沟通,信息,资源等。

大部分人专注提升自己,忽略了群体的影响力。

好的群体环境,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如果身边没有这种环境,改怎么办?

我之前的做法是死耗。守着一个目标,使劲耗,可能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现在,我想主动建立这样一种环境。

听起来是比较老套的做法。

找一群人做事,比自己做更有动力。

当然也有例外。

在一些生死存亡的关头,也可以更大限度激发人的潜力,去完成一些平时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更多的时候,信誓旦旦立下了目标,就没有下文了。

又是一年终了。

那些一年要读完50本书的 人还在吗?

那些要一年挣够十万的人还在吗?

那些给自己制定的伟大目标,还记得吗?

最近,经常有人找我问一些问题。

比如:

我寒假想看书,担心自己完不成怎么办?

我想练习写作,但两三个月时间够吗?

我想瘦回90斤,管不住自己怎么办?

我一律回答:“我最近在组建一个小组,来共同做一件事情,感兴趣可以加入哦。”

现在,思考许久,我决定做这个尝试。

成立一个“一月实验室”。

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在群里打卡报道。

在加入之前,确立一个最想实现的目标。可以是读书,可以是写作,可以是学英语,可以是找实习。

进入实验室第一件事,是将自己的目标以及希望目标达成的时间告诉每一个成员。

在实验室期间,群内禁止闲谈。

每晚11点之前,将自己今天为达成目标所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共享到群里。

当然,为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会设立一个简单的筛选机制。

听起来很复杂,但操作起来很简单。

预先收一笔钱,就是我的筛选机制。

活动结束后,全程参加的人,可以全额退款,另赠送一个小礼物;中途结束,将不会退款;有部分缺勤,也会适当扣款。

事实上,这个活动我不推荐太多人参加。

最佳人数是在15人左右。

原因有三个:

1. 后台粉丝较少,还不到玩转社群的时候;

2. 我没有足够的信心保证它可以顺利成功;

3. 没有强烈目标的人,一定不要参加。

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我希望有伙伴和我一同完成。

来源:纳木错的和歌

我要回复

分享到: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提交你的评论!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关于一览  |  联系我们  |  用户反馈  |  友情链接  |  实名认证

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6-2024 粤ICP备0810658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70017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