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关注一览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直接关注

当前位置: 一览薪闻 > 薪历程 > 70后,能否承受转型之痛?

70后,能否承受转型之痛?

2015-11-05 06:26:33| 发布人: 万疯糕 | 来源:一览薪闻| 浏览(6995)| 评论(14)

 

 

在中国经济改革全面深化之际,企业将普遍进入转型期,而职场中的人们也将遇到职业瓶颈,作为一名70后的管理学者,有感于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而这个时代对70后的冲击尤为明显,因为60后基本定型,80后已经崛起,90后开始发力,唯独70后处于进退维谷之境地。

专业立足,思维制胜

作者曾把人的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起步期、发展期、成熟型、衰退期,70后多数处于成熟期,企业招聘专业人才多数卡在35岁,是有科学依据的,在35岁到40岁之间专业技能训练基本结束,对这个年龄阶段进行技能训练投入,其实产出并不高,边界效益呈递减趋势,未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主要依靠个人思维推动,这就是所谓的“专业立足,思维制胜”。此时70后应该思维成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或管理经验,在以往的工作中都有一定成功经验,属于企业中坚力量。但是,企业转型首先摧毁的恰恰就是“中间力量”,否则如何能转型。

2015年注定与众不同,中国企业转型大战从今年正式开始,无论是否愿意,市场、企业、人都将发生明显的变化。对于职场中的70后而言,未来3到5年将是一个困惑与痛苦时期。

上有拦截,下有追兵

70后成为高级经理人的毕竟属于少数,目前那里还主要是60后的地盘。多数70后还是处于中间的位置。正因为处于这个位置,70后在“大变革时代”的危机反而比较突出。

所谓“上有拦截”是说中国传统企业多数是“金字塔”型,企业内部都是垂直管理模式,越往上走职位越少,也就是说上面的空间几乎没有,能挤上去的都是出类拔萃的兄弟,其实即便是挤上去也不好受,在论资排辈的企业里,一般倒数经理人时才能首先被找到,然而却要在承担起企业转型重任,“干得好”看不出70后的多少功劳,“干不好”立刻被推倒前面来。传统企业转型早已超过了个人的能力边界,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能人”都将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变成“无能之辈”,只有依靠集体智慧才能取胜。

所谓“下有追兵”是说80后迫切希望赶超70后,这帮小兄弟来势凶猛,与成长环境有直接关系,他们迫切希望得到公司认可,体现自我价值,因此恨不得赶紧把70后扫进垃圾堆,因此时不时挑战一下70后专业水准,提醒一下赶紧让开位置,而且由于年龄优势,公司也会多给一些培养机会,在企业中生存空间宽松一些,但是公司对70后可就没有那么仁慈,不厚道的公司一般在工作上喜欢拿70后的失败与80后的成功相比。

上有拦截,下有追兵,70后两面受力,其滋味可想而知。

知识更新难,难于上青天

大变革时代,新事物将层出不穷,以至于新东西太多来不及了解就又变了,刚听到1.0版时,3.0版已经等着了,2.0版都不知道哪去了。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应对时,索性就用“互联网思维”来忽悠自己。未来对于所有的职场中人来说,新旧更迭就是“新常态”,以新换旧就是“调结构”,不断学习就是“稳增长”,但是必须说明一点,从不知到知,其实很容易,最难的反而是从“旧知”到“新知”,而这恰恰在70后身上体现最明显

对于新知,一问都“知道”,就是“不懂”。“知道”是因为对于概念而言,通过原来的知识体系很容易辨别属于哪些领域,但是一到实践中就无法运用,或者需要消耗很长时间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这个过程时间成本太高,这就是所说的“不懂”,但是不懂还得装懂,不然容易被80后小看,因为60后没时间看,90后暂时看不出。70后并非没有学习意愿,而是缺少吸收与转化知识的能力,无法把“新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一旦人的思维成熟之后,就会固化,反而会自觉地排斥新的理念,习惯用“传统”来印证“创新”,结果可想而知。因此这个时期对于新知识不在于如何“学”,而在于如何“悟”,“悟”强调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理解“学”,天天抱着书学的70后,恐怕学到的很多都是概念。

“懂”就是“新知”,要得到“新知”就要把“旧知”放弃,但是“旧知”已经成为思维程式,化作行为习惯,如何能轻易放弃?“旧知”与“新知”博弈过程中,就会出现迷茫与困惑,70后最大的挑战是放弃那些与时代脱节的知识与技能,需要接受艰苦的训练才能掌握新的技能,并且经过不断强化塑造新的思维,这不仅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而且成败主要在个人。

绝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放弃,因为新的思维塑造需要关键事件的影响,而这些关键事件在这个时期很难称得上“喜闻乐见”。

即将与最佳创造期告别

大变革时代,只有通过变化应对变化,这也许才是真正的“宇宙真理”,但是变化永远是对传统的挑战,对一个沉醉于传统文化的民族而言,创新谈何容易。习惯于“回头看”的民族,就很难“向前看”。直到今天仍然可以发现宫廷秘方时不时重现江湖,在羞辱现代企业创造力时,不但人们没有感察觉,反而还有些陶醉。

从诺奖获得者的年龄来看,人类最佳的创造年龄是37.7岁,人文学科会晚一些,自然科学会早一些,2012年前国人平均年龄是34岁,2015年接近了35岁,在国策不变、生活质量提高的情况下,这个数字可能会只增不减。理论上来说,70后这个年龄段正是人生最佳的创造期,但是并没有发现有多少惊人之作,即便是在企业中也是一样,也就是说70后的黄金岁月即将远去,这个机会将留给了80后。

缺少创造力,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时代中,70后的优势何在?

一个字的总结——“惑”

本来70后多数处于不惑之年,很可惜的是大变革时代,不惑也变得困惑、迷茫了,不是对人生的困惑,而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困惑,成就不如60后,创造力不如80后,生猛不如90后,创业有心无力,退休又太年轻,岂能不惑? (作者:杨少杰

 

我要回复

分享到: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提交你的评论!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他们都在说(共 14 条评论)

金玲

2016-11-23 06:35:15
40岁左右的确是职业发展的分化期,面临困惑也正常。困惑来自于内心深处的纠结,躺在原来成果上很舒服确有风险大,起来跟年轻人一样奋斗不甘心也没有决心信心。事实上,40岁是崛起和衰落的分化点,想想60岁退休,还有20年的大把时光,不管过去如何,社会不养闲人,现在和未来只会给贤人机遇。想明白这些,自己还有什么资格躺着?下决心继续奋斗吧!就当自己重新出生,开启有选择有尊严的人生模式!

赞(1)回复(0)

贾坤

2016-01-10 18:48:08
很像我进退维谷之间

赞(0)回复(0)

时间留真人@

2015-12-23 17:02:59
扯淡

赞(0)回复(0)

黄长兵

2015-12-18 00:50:35
很准!

赞(0)回复(0)

廖晓燕

2015-12-11 04:04:11
70后,夹缝中求生存的年代!

赞(1)回复(0)

刘先生

2015-12-05 00:16:41
危言耸听

赞(0)回复(0)

尚兵

2015-12-03 21:58:21
个人素质决定!

赞(1)回复(0)

陈传伟

2015-12-03 20:27:09
技能在手,前方道路依旧光明

赞(0)回复(0)

尚先生

2015-12-03 19:24:07
企业不能知看年龄,实力才是硬道理

赞(1)回复(0)

关裕胜

2015-12-03 17:25:21
没错!除了迷茫还是迷茫。

赞(0)回复(0)

左瑞云

2015-12-03 16:14:39
哪有什么后厚不厚的,只有不断学习,预先了解趋势,不断滴进步才能不被淘汰,不进步只知道投机取巧,你就是社会进步的祭品

赞(1)回复(0)

王磊

2015-12-03 16:03:07
90转型期一样痛苦

赞(1)回复(0)

黄树敏

2015-12-03 14:08:20
90后迷茫着~

赞(1)回复(0)

[1]

关于一览  |  联系我们  |  用户反馈  |  友情链接  |  实名认证

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6-2024 粤ICP备0810658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70017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