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群> 全球才智论坛> 【全球才智主论坛第一场】中国“智”造与创新创业

【全球才智主论坛第一场】中国“智”造与创新创业

浏览(992) 评论(0) 赞(4) 收藏(0)
来自: 叶先生 发布于: 2016-04-16 11:43:43
    主持人:
    “谢谢陆明先生,接下来隆重请出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许戈辉女士主持全球才智论坛,与论坛各位嘉宾互动交流、分享智慧,大家欢迎!”

 

    许戈辉:

    “谢谢!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在这里见到大家,也感谢大会组委会的邀请,让我能够有幸主持今天的“全球才智论坛”,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是“合作共享·创新创业”,又分作两个板块。分别是“中国智造与创新创业”“互联网+与创新创业”。
    我们说到“中国制造”,脑子里马上蹦出的词是“made  in  china”,同时我们也会想到李克强总理的圆珠笔之问。我们中国钢铁产量严重过剩,但是我们却没有能力造模具钢,以至于圆珠笔头上的圆珠依然需要依赖进口。所以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达成中国的智能制造,也就是我们今天中国的主题“中国智造”,这是在我们经济转型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我们马上开始第一板块的论坛,“中国智造与创新创业”。
    下面有请第一板块嘉宾:
    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思康
    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市长——汉斯·威尔海尔姆·雷纳斯
    诺贝尔奖得住——巴里·马歇尔
    深圳市华大基因董事长——徐讯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邓鹏
    
    五位嘉宾来自不同领域,有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也有企业界的代表。所以说我们的嘉宾构成方方面面,既然深圳作东我们先由深圳开始。说中国智造,我们也知道中国智造也有很多让人骄傲和自豪的地方,比如说高铁。而深圳又被誉为信息制造的重镇,我想请吴主任首先给大家讲讲,深圳在制造业方面有什么样的优势?在这里政府又可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

    吴思康: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个人认为深圳在制造方面的优势可以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技术创新能力;
    我们是国家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资助创新示范区”,在福布斯对中国城市排行榜里面三次名列榜首。
    二、制造业产业链配套完善;
    像信息技术方面,在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以内可以配套到所有零部件、工业设计到组装完成以及配送,产业链比较强大。
    三、为产业配套的服务体系完善;
    比方说金融,深圳是中国第三大金融城市、金融中心。工业设计占机构和数量到全国20%,产值占到全国50%,我们为制造业服务的体系完善。
    四、营商环境;
    深圳营商环境比较完善,很有吸引力。虽然深圳面积不是很大,但是我们的商事主题,在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了将近230万户商事主题,这是我个人认为的优势。
    那么政府在制造业方面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扮演三个角色:
    一、规划引导员;
    我们深圳制订了中国制造2025的深圳行动计划,也制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包括未来产业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主要是规划引导。
    二、服务员;
    我们创造了一批创新的载体,建立了很多产业园区。另外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政府会马上服务,所以我认为是服务员。
    三、推销员:
    政府最高长官像克强总理他说他是超级推销员,实际上这里政府的定位也是推销员。谢谢!”
    
    许戈辉:
    “谢谢吴主任简明扼要把深圳在制造行业优势和政府扮演的角色给我们大家做了一个介绍,接下来我们也想听一听来自友好城市的声音,刚才我给大家介绍的市长他来自的城市也蛮长的,叫做门兴格拉德巴赫,我相信热爱足球的朋友应该比较熟悉这个名字,因为他们有一支超过百年历史的足球俱乐部。但是我还想强调另外一方面,其实这座城市的另外一张名片是“制造业”。在他们这座城市的博物馆里陈列着在十五世纪的时候,从英国带到中国大陆的第一家机械纺织机,所以制造业是他们另外一张亮丽的名片。大家知道这些年我们和德国在高铁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在这里我想请教一下汉斯市长先生,怎么看待高铁制造过程中,中德两国的智力合作。目前也有很多中国大型企业到德国取经,您认为中德在智能制造领域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合作?
    汉斯·威尔海尔姆·雷纳斯: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主办方此次的邀请,我也是非常自豪的在此向大家介绍我们德国的门兴格拉德巴赫市,当然我们这座城市非常小,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德国,其实我们也是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首先来回答您的第一个问题;
    您也提到了我们的高铁项目,而且高铁也见证了中德之间在创新和技术方面的合作。其实,高铁并不是中德合作的第一次。在以往我们已经有了许多其他方面的合作,比如说像在上海,我们已经有过合作,包括我们所用到的缆线,就是用来自我们门兴格拉德巴赫市公司的技术,以及我们也接受了来自中国的企业到我们城市的企业拜访、交流、学习。
    而且,我们也提供了技术的培训。现在在培训方面的合作,已经开始展开。自从我们德国推出工业4.0以后,许多不同的行业开始也跟中国进行了合作。而且我们在德国有许多的培训中心和研究院,他们很愿意去交流和展示他们在工业4.0下所开发出来的最新的技术,并且我们中德双方也能够去一起成立一些联合的研究项目和培训项目。所以,如果你们对此感兴趣,请联系我的秘书,我们可以探讨更多的合作机会!”
    
    主持人:
    “谢谢汉斯市长刚才给我们的介绍。我们也知道,制造不仅仅是像高铁这样的硬家伙、大家伙,其实智能制造渗透到各个领域,比如说大有前景的生物医药。生物医药事实上也是在我们制造2025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所以接下来我们想请华大基因研究院的徐讯院长谈一谈,我们了解到精准医疗和基因次序密切相关。在去年6月份华大用自己生产的首批超级测序仪,10月份又推出另外一款完全由自己生产的基因次序仪,到底我们基因次序对精准医疗有什么意义?我们老百姓从中会获得怎样的好处?”

    徐讯:

    “其实最近精准医疗这个话题非常热,在技术上主要是因为精准医疗可能是目前最有可能的技术,帮助我们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疾病。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为什么各国政府都对这个事情推崇备至?就是因为这项技术还是一项普惠的医疗技术,一项具有巨大技术价值的应用行业,同时它又能够让所有老百姓都得到实际的好处,所以这个是为什么这么火的主要原因。
    但精准医疗里面最核心最关键的是次序技术,次序技术相之于精准医疗行业就有点像CPU相对于IT行业的重要性一样,它是一个基础的工具和核心的技术平台。
    在我们去年连续发布两款测序仪背后一方面是了解中国国情,同时另外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自主核心技术研发,来突破技术壁垒和障碍,使得这项技术在中国能够更快的发展。举两个简单例子,在我们去年推广的这两款测序仪之后,我们在上个月已经完成了100万出生缺陷的筛查,这项筛查基本上帮助了至少5000个以上的家庭避免出生缺陷的不幸。
    另外,我们在3个月直线了至少100万以上宫颈癌的筛查,用普惠的技术方式帮助中国很多女士避免了宫颈癌的困扰。包括像液体活检、癌症、精准用药方面目前也发挥了巨大的价值,这些应用都是老百姓用得上的,是一项普惠的技术,这是测序仪为什么这么重要?精准医学最近这么火的主要原因。”
    
    许戈辉:
    “所以大家看得出来,智造,我们说的智是智能制造,会让我们住得更好,跑得更快,活得更长久,活得更健康,更快乐。智能制造的智字,我们中文中智慧的智,智能的智字,就引发了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人工智能,我相信前不久大家一定关注了人机大战,韩国旗手和“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开始大家觉得结果莫测,但是没有想到前四盘一边倒,以至于最后一盘阿尔法狗输了大家认为是他放水,这就更加可怕了,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就想问一下深圳优必选的邓总,因为今年春晚上优必选机器人也叫阿尔法,也是搏得了无数的眼球,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优必选的机器人现在和阿尔法狗比起来,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有没有差距?差距在哪里?另外你怎么样看待人机大战中,人工智能的表现?”
    
    邓鹏:
    “人工智能超越人脑这个问题大家都已经逐渐认识到,在人脑的脑细胞大概有3亿个,在2018年人工智能晶圆体会超过人脑的数量,到2040年会达到3万亿个。阿尔法狗战胜世界著名旗手,里面最大的一个和1997年芬兰的国际象棋比赛不同的是,现在机器的人工智能,可以对价值做一个判断,它对全局把控,而不是每一个单独的控制。所以如果说阿尔法狗在第五盘也输过一局的话,其实也就是说它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但是这种错误对于它复盘几万次是微乎其微的,也可以说它是故意让旗手的。
    当然优必选我们公司和阿尔法狗在人工智能方面不可同日而语,因为他们注重的是前端研究,比如说他们在阿尔法狗围棋上表现出来的是围棋,但是后面算法是几千台机器做的。我们公司做的产品,我们还是注重在人工智能现有的技术,而且在未来2—3年内,或者5年内可以商业化的产品。我们在今年7月份,我们机器人会进驻到全国苹果专卖店,苹果给我们的评价是,优必选的机器人是他们见到目前最好的一款商业化的机器人产品,谢谢!”
    
    许戈辉:

    “谢谢邓总,其实到底是人脑最终会掌控机器的大脑?还是说机器的大脑终有一天会打败人脑?这个纷争一直没有定论。但不管怎么说,目前我们台上坐着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诺奖的获得者,我想会另很多年轻的朋友敬仰。大家也知道,巴里·马歇尔先生他所在的生物医学领域,被现在看来是具有前景的,最有可能产生革命性突破的。我们也知道,比如说像机器人已经进入了这个领域。像有一个手术机器人,它能操作极为精细的心脏手术,接下来我们要请巴里·马歇尔教授谈一谈,他怎么看待人工智能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前景?”


    巴里·马歇尔:
    “我们现在有更多的技术上非常强的机器人,我们可以把人工智能加入到机器人里面。但是目前来讲有一个问题是通讯的时间,就是你要把信息从感应头到做手术人之间的传输,最终是要加速传送时间,这样才能通过机器人来做手术操作,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机器人反映时间,给手术时间加速。这个在机器成效技术上面就要进一步发展。
    昨天我们看到了竞赛,有些人做的一些机遇医学成像的新的算法,这一点非常重要。
    另外一方面是需要非常准确的手术设备的定位,如果可以完善的话,我们就可以减少误差,也可以使我们更快速的做更多的手术。我们不需要有非常高度、熟练的手术师。在澳大利亚我们有多少名外科手术人员?大家都在等手术。但是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机器,可以通过机器人来做手术,又不需要特别熟练的技巧,这样就可以做更多的手术,也可以更快速的做,可以使大家都获益。”
    
    许戈辉:
    “我们知道马歇尔教授和深圳有很多合作,您觉得在和深圳合作当中,有没有可能产生一些新的技术突破?来让这个领域有更新的进展?或者换句话说,以您诺奖得住身份来看,深圳这个土壤上是否可以产生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巴里·马歇尔:

    “我觉得深圳好的地方是充满热情,政府有非常大力的支持,支持初创企业的创业精神。但是我们要记得还有两方面,一个是基本的基础性研究,我们通过基础性的研究,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其他都是成果转换,转换是你要发明什么东西,把它的好处带给大家,使别人也能够获益。我这里想说的是要引导大学生的好奇心,我们是企业家我们要创业要做产品,但是我们一定要强调人,比如说数学这些基础领域的重要性,昨天在人才大赛中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她是一个数学家,她们开发新的算法给成像、大数据,这些基础非常中国,能帮助我们所有各位有更多的进展。”

    
    许戈辉:
    “这方面徐讯院长你们应该有很多经验,华大怎么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怎么样让年轻的大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成绩和突破?您对刚才巴里·马歇尔教授讲的有什么补充?”

    

    徐讯:

    “华大人才培养的模式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因为华大平均年龄是27岁,往往这个年纪很多是在实验室做研究,基本上是被导师带领着做研究。但是华大模式不一样,在我们华大,很可能本科生,甚至一些高中生,如果他们有自己创新的想法,都可以得到鼓励和支持。但同时他们又缺乏足够的经验,所以我们也请了一些全球知名专家帮助他们一起讨论,平等的去交流想法和思想。而传统的在学校里面做的方式老师说什么,学生跟着做什么,所以这种在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成长的规律上,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我们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许戈辉:
    “这里我想强调一下,我们说人才智者,不仅仅意味着大脑,意味着智慧,意味着创作力。同时如果他想成为真正的人才,真正的适应新型经济发展需要,他同时还需要具备另外一种精神,那就是我们今天这个论坛想强调的叫做“工匠精神”,不能光聪明,不能灵机一动,灵光一闪,他还需要在这个领域有持之以恒钻研的精神,我们称之为“工匠精神”,这里我想请来自门兴格拉德巴赫市的市长,给我们谈一谈,介绍一下。因为我们也知道,在汉斯市长所在的城市的工业当中,有很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制造者或者说叫“创造者”,而且德国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下面有请汉斯·威尔海尔姆·雷纳斯市长,能否大概介绍一下你们的教育,你们的“工匠精神”?”

    

    汉斯·威尔海尔姆·雷纳斯:

    “好的,因为欧洲的教育体系有它自己独特的主体,欧洲的教育体系爆破学徒制,还有公司当中的学徒制,当然也包括职业教育学院里面的学徒制。而且年轻的德国人他们可以去学336门行业的学徒,比如说包括像在医生方面,还有包括在药剂房的药剂师方面的专业都有,而且我们其实各个行业的学徒制,是由我们国家的标准进行监管的。在我们欧洲的教育体系当中,我们会涉及到的是一个星期学生要到公司里去培训3—5天,这个公司也要确保它给到学生的培训是符合我们国家的标准的。当然了包括我们在商会所举办的一系列的理论课,和课堂的教学。因为单纯只是一家公司的培训还不够,还需要有理论的协助。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职业院校,这一块的课程主要是在我们德国每个州有每个州的政府,由他们进行监管。当然这包括像体育、贸易、政治,还有像其他相应的专业。当然这个课程,你可以一个星期上一两天兼职,又或者是一次性用几个星期的时间上完。当然了每一堂课学生人数比较少,有一些学生家里离职业院校比较远,所以有些时候他可能用几个星期一次性上完它。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职业教育的培训,我们会定期做一些考试,当然考试就会有评分,评分出来最终得分优秀的学生,他们就能够获得像相应的公司和商会的招聘,同时我们也有专门的测试。比如说上个星期,我们就有大概250名年轻人结束了他们学校的课程,他们就可以获得这方面工艺学徒制的培训。”
    
    许戈辉:
    “汉斯·威尔海尔姆·雷纳斯市长就德国的教育给我们做了一个介绍,为什么我们希望大家可以借鉴?是因为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们中国有点呈现两极的状态,一方面有大量的农村儿童,可能在很早期就中断了他们的教育。另外一方面是我们的高等教育,越来越高。比如说读本科完了看看工作也不太好找读研吧,读完研再读博,但是读完博士之后出来仍然觉得找不到工作,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所以像德国这种双元制的教育,职业教育,事实上它被成为德国的秘密武器,为德国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所以我们觉得可能这样会更精准、更有效、更可持续发展,希望我们中国能够借鉴这种教育体制的优势。
    说到这儿我想请教一下马歇尔教授,因为他的团队和中国也有很多合作,除了那些特别有创造力、特别有研究精神的专业研究人员,你觉得在你的团队里边,需不需要有这种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

   

    巴里·马歇尔:

    “是的,我们的团队也同样需要“工匠精神”,实际上我们跟大鹏政府有进行这种合作,我们会请几位PHD、博士生和科学家在我们团队,而且在第一年我们就需要5位博士生。他们在制药、医药监管,甚至包括市场营销,都要有他们相应的专业。所以有许多高层次、高水平的技术,我们也很需要,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在深圳可以获取。”

    

    许戈辉:

    “那在我们澳洲有什么经验深圳可以借鉴呢?”

    

    巴里·马歇尔:

    “其实我们澳洲的系统,我们是结合了英国和美国的经验,当然对我们这么一个小的公司,用这么好的技术,确实成本非常高。所以我们需要先跟深圳进行合作,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人才交流。譬如说我在西澳大学的实验室,我们可以去培训深圳的人才。我们这边西澳的人也可以来到深圳,确保深圳这边的一切运作是正常的。但是我想,我们在深圳的中国科学家,他们当然会按照中国的方式做事情,但是我们是互相学习的。而我们要记住西澳跟中国是一个时区,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沟通,而且我们可以通过Facebook、微信,随时交流沟通,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合作,真正的整合经验。”

    

    许戈辉:

    “除了这些经验之外,我也想听听马歇尔教授您其他的经验。其实您自己的研究背景,我想多说一下马歇尔教授的研究和他诺奖的获得,这里有一个特别被人称道的故事,听下来有点冒险精神,或者说有点鲁莽。当年他和他的同伴为了研究幽门螺杆菌,他们没有在小白鼠身上实验,而是把培养液自己喝下去了,导致自己放倒了,我们特别好奇,作为一个科学家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巴里·马歇尔:

    “这种实验确实需要勇气,就好想你第一次跳伞,或者是第一次蹦极,我们也是第一次喝细菌,当然你也会进入到完全未知的领域,因为你不知道喝了之后会怎么样。其实我在我们学校我经常这么说,“首先你自己先要接受好的教育,你要去了解这些科学的原理。但是第二点,你必须要具有批判性,愿意实验、愿意接受最糟糕的情况,去证明你之前的假设是错的”。当然第三个你愿意去冒风险,而且这个风险有可能涉及到你的生命。当然,如果你不愿意冒风险,你就不用去创业,你就可以去政府,你可以做其他的一些,可能更加稳定的工作。但是,你要做企业家,要创业,要有一些新的科学发现,你必须要有这样的一种冒险精神。而且我们知道,其实现在在市场上就有这么多的企业家、创业者在研究新的东西,所以你要有自己的勇气,去坚持自己的研究。
    其实就像华大基因的汪建教授,他自己就有很多这方面的知识,他也是一直在卧薪尝胆。我们现在年轻的科学家、年轻的企业家要有卧薪尝胆的精神。”
    
    许戈辉:
    “科学是需要有探索精神,同时也需要有献身精神。这里我想再请优必选的邓总谈一谈,因为我们也知道,在去年央视播了一个片子叫做“大国工匠”,讲了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巧手,看了这样的片子,您会有什么样的启发?您觉得中国的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

    

    邓鹏:

    “工匠精神,我个人觉得是“精益求精”,另外也就是经验及艺术的结合。比如说像我们做研发的来说,做一款产品、创新一个技术,关键是要沉下去、做下去。我们公司2008年之前,还没有成立的时候,一直致力于技术研发,一直到2012年,这个过程其实是蛮艰难的。当然最后我们把几项关键技术攻克以后,逐渐的产品出来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做某一个产品的时候,它后面所带来的一个价值,也许现在体现不到。比如说机器人的风口来了,机器人去年很热。但是我们当年做的时候,是没有风口的。当年我们做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后来去了德国,看了很多零配件的厂家,有做齿轮的、电机的,当时我们很惊讶,他们把某一项技术做得如此的完美,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就是要沉下去做技术,而不是在风口浪尖做某一款产品。”
    
    许戈辉:
    “我们刚才也看到了,咱们在台上的嘉宾,每一个人都代表了智造和工匠精神,咱们既然从深圳开头,也从深圳收尾,还是请吴主任给我们总结一下,深圳怎么样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从山寨到创新,怎么样打造深圳更美好的明天,有请!”

    

    吴思康:

    “我也是接着刚才的“工匠精神”讲,我觉得“工匠精神”对我们整个国家都很重要。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作强国,我们除了要有高端人才以外,还要强调“工匠精神”,我个人认为“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个人一起努力。我认为政府主要是做制度引领、政策鼓励,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企业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战场,企业就要弘扬专业精神,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构建一流的质量标准体系,来保证在每个工序、每个环节体现他的“工匠精神”。
    社会,一定要弘扬追求“卓越”的文化。前不久我见到任正非先生,他就讲到,他说:“我这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华为原来几十个人做一件事,几百个人做一件事,几千个人做一件事,几万人、十几万人还是做一件事”说的就是这种文化。我们古人也讲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行你做得好一定会有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所以每个个人一定要争当现代的“新工匠”。”
    
    许戈辉:
    “谢谢吴主任,到这里我们第一场论坛每一位嘉宾都阐述了他们的观点,我试图从他们观点中找到一个脉络,后来竟然发现,它都和一个拼音叫做“智”有关,大家想想,每一个智又不一样。我们所说的智慧创新、智能制造,制造2025,质量是生命,追求极致,才能治理好国家,我们的人民才能有志气,才能志向高远,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国智造与创业创新”,谢谢各位嘉宾,谢谢!”

他们都在说 (共0 条评论)

我要说

你好,请 登录 注册 后再进行评论!

请先登录

客户端

客户端

触屏版

触屏版

网页版

网页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