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大庆油田能否打破包分配的政策?
大庆油田能否打破包分配的政策?
我前段时间看新闻,发现大庆油田出台了新的招工政策:老职工的子女如毕业于“二本”非石油专业或“三本”将无法直接“接班”,而要通过考试。政策一出,立刻引起老职工们的不满,并在大庆油田大厦前抗议。
每个大庆石油子弟与大庆油田都有他们特殊的感情。他们都是三代四代人奉献于这片土地上,并希望这种精神得到传承,在抗议中甚至有人喊:“老子打下的江山,为什么不能让小辈来继承?”但在企业管理层看来,这种制度长期下去将不利于企业的人才管理和长期发展。
之前就有人统计过大庆油田的综合含水率已达90%以上。换句话说,从地下采出的每吨油水气混合物中,原油不到10%,90%以上都是水。也就是现在的大庆油田能压榨的利益已经很少很少,但很多人还是抱着“哪怕是倒闭前一天进去了,油田就能管你下半辈子饭吃。”的思想。他们并非不清楚大庆油田效益在不断下滑,但他们不在乎。
一边是现代企业科学用人的制度合理性;一边是半辈子奉献体制,体制“包办一切”的历史合理性。
那么大庆油田该不该打破这种包分配的政策,千万名石油子弟到底何去何从?
精品观点
-
-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承载,应该对全社会,全民负责。但是,国有企业员工在享受已经特殊的个人待遇的同时,还期望企业为自己“养家糊口”,这与八旗子弟,世袭罔替有何区别?国有企业改革正在举步维艰的迈向新世界,混合所有制,参与市场竞争,甚至是不包分配等,都是积极的尝试,作为“自己人”,国企员工是否应该助...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承载,应该对全社会,全民负责。但是,国有企业员工在享受已经特殊的个人待遇的同时,还期望企业为自己“养家糊口”,这与八旗子弟,世袭罔替有何区别?国有企业改革正在举步维艰的迈向新世界,混合所有制,参与市场竞争,甚至是不包分配等,都是积极的尝试,作为“自己人”,国企员工是否应该助力改革,而不是因为破除了保障自身利益的腐旧制度而牵绊企业前行?
[展开]
-
-
石油子弟原本是一个挺单纯的名字,不知什么时候起有人开始叫他们“油二代”了,于是教育、医疗、就业等各种资源开始向他们倾斜。石油企业这种巨型国企,每年要盈利多少?肥水就一点都不能流向外人田?更何况国企天天喊着要改革,可面对这么封闭的一个圈子,新鲜血液涌不进来,怎么谈活力?如果老体制都不能碰、不敢碰,...
石油子弟原本是一个挺单纯的名字,不知什么时候起有人开始叫他们“油二代”了,于是教育、医疗、就业等各种资源开始向他们倾斜。石油企业这种巨型国企,每年要盈利多少?肥水就一点都不能流向外人田?更何况国企天天喊着要改革,可面对这么封闭的一个圈子,新鲜血液涌不进来,怎么谈活力?如果老体制都不能碰、不敢碰,还谈什么撼动某些人的既得利益?石油企业该开门迎新了,石油子弟也应该走出去面对更新奇的世界。
[展开]
-
-
对石油子弟来说,体制更像是一座“围城”。职工子女毕业包分配是对老职工的另一种福利,但也阻挡了“围城”外一些优秀的毕业生,这显然不利于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现在大庆油田打开“城门”,对“城内”的学生设置了更高的门槛、同时也能吸纳“城外”的优秀人才,对企业是有益的。换一个角度想,对石油子弟们来说,他们...
对石油子弟来说,体制更像是一座“围城”。职工子女毕业包分配是对老职工的另一种福利,但也阻挡了“围城”外一些优秀的毕业生,这显然不利于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现在大庆油田打开“城门”,对“城内”的学生设置了更高的门槛、同时也能吸纳“城外”的优秀人才,对企业是有益的。换一个角度想,对石油子弟们来说,他们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