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览职业成长社区!收藏本站 市政英才网一览首页|登录|注册|受邀加入

市政职业成长社区

打造全方位的市政交流学习平台

当前位置:专题 > 城市发展和污水处理是否同步

城市发展和污水处理是否同步

导语: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发展进步较晚,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污水处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尖端使用为主。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拉动了污水处理的需求。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污水处理正在经历由规模小、水平低、品种单一、严重不能满足需求到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品种质量显著提高和初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深刻转变,污水处理需求将逐步实现自给。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目前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业处于同等重要地位。我们需要怎样解决污水处理?污水给们城市生活带来什么?

  

 

精品观点

张树景的主页

张树景  说:

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你喝的水哪里来的?河里,等河水臭了,怎么喝水?这就是环境学的一点点而已,希望多关注环境,能够处理城市污水,保证市民用水安全。
谢植林的主页

谢植林  说:

随着的发展,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越来越大,追究城市水危机的根本原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是水的社会循环超出了水的自然循环可承载的范围。因此,只有充分尊重水的自然运动规律,合理地使用水资源,使上游地区的用水循环不影响下游水域的水体功能、社会循环不损害自然循环的客观规律,从而维系或恢复城市乃至流域的良...
随着的发展,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越来越大,追究城市水危机的根本原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是水的社会循环超出了水的自然循环可承载的范围。因此,只有充分尊重水的自然运动规律,合理地使用水资源,使上游地区的用水循环不影响下游水域的水体功能、社会循环不损害自然循环的客观规律,从而维系或恢复城市乃至流域的良好水环境,才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

仵飞英的主页

仵飞英  说:

我国水资源短缺,城市缺水问题突出,污水处理回用是战略选择,意义重大。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在替代清洁水源的同时减少了污水排放量,降低了城市排污负荷,具有水量稳定、输水距离短、制水成本低等特点,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替代水源,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战略选择。推进污水处理回用工作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
我国水资源短缺,城市缺水问题突出,污水处理回用是战略选择,意义重大。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在替代清洁水源的同时减少了污水排放量,降低了城市排污负荷,具有水量稳定、输水距离短、制水成本低等特点,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替代水源,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战略选择。推进污水处理回用工作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科学保护、循环利用的重要手段,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

我要回复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提交你的评论!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王志盛

2014-04-29 14:50:05 王志盛

目前,我国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有:浓缩、污泥调理、厌氧消化、脱水、堆肥等处理技术;污泥的最终处置方式有:填埋、焚烧、农用、和园林、花卉绿化等方式。近些年,随着污水处理产业的迅速发展,污泥产生量不断增加,对污泥的处置也开始走向多元化,但还是以填埋和农用为主。李贵宝等对我国29家污水处理厂的调查结果表明,采用土地利用、土地填埋和堆肥处置污泥的污水处理厂比例为14:10:1,43个城市75家污水处理厂中约有90 %的污泥用作农家肥

赞(0) 回复(0)

马改革

2014-04-29 14:48:32 马改革

市政污水属于生活污水,水量大,污染小,一般都是采用生化处理办法,先隔砂、沉淀、厌氧水解、好氧生物处理、二沉池、砂虑、消毒,即可达标排放,如果污染物浓度过高,在其中还要加上物化反应处理

赞(0) 回复(0)

杨洁

2014-04-29 14:44:51 杨洁

身在城市中,我们担心用的水源从哪来,也该考虑下用过的污水是何去向。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都要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中,这个处理系统必须经过多道工序。从初沉池出来,污水从肉眼看来已经比较清了,但污水中有机物还需要在生物处理环节深度处理。

赞(0) 回复(0)

小韩

2014-04-28 18:07:28 小韩

水厂处理很重要呀

赞(0) 回复(0)

陶凯

2014-04-28 13:52:02 陶凯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赞(0) 回复(0)

相关专题

更多专题>>

最新招聘

更多>>

相关职位

关于一览  |  联系我们  |  用户反馈

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6-2025 粤ICP备0810658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7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