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将钢贸逼上了梁山?
导语
去年上海法院共受理一审涉钢贸金融商事纠纷案件约3700件,同比增长约5.5倍,收案标的金额达到了230亿元,占去年金融商事纠纷案件标的总金额的51.4%,同比增长约3.4倍。这些案件标的金额普遍较大,不少超过千万元,个别金额达1亿元以上。
遭遇银行收紧贷款之后,钢贸企业正在经历“生死劫”:一些企业站上被告席,有些个人则下落不明。去年上海法院共受理一审涉钢贸金融商事纠纷案件约3700件,同比增长约5.5倍,收案标的金额达到了230亿元,占去年金融商事纠纷案件标的总金额的51.4%,同比增长约3.4倍。这些案件标的金额普遍较大,不少超过千万元,个别金额达1亿元以上。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主要是钢贸企业的不良贷款所致。除了走上法庭,还有部分钢贸纠纷走上了仲裁庭。日前,上海某国企就把与江苏某钢贸民企的纠纷提交仲裁庭,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将该民企多个银行账号封冻。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的钢贸企业走上了不归路,是谁将钢贸逼上了梁山呢?一切疑惑等你解答!

精品观点
-
-
首先,前些年中国经济调整增长,使得对大宗商品需求快速增长,钢贸融资和铁矿石贸易融资在这种背景下“野蛮生长”。然而,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需求减弱,相关领域的风险也随之而来,库存高企、资金量短缺、商业银行收紧贷款、融资成本上升等因素最终对贸易商构成连锁反应,企业违约风险剧增。为了防止坏账出现,部分钢...
首先,前些年中国经济调整增长,使得对大宗商品需求快速增长,钢贸融资和铁矿石贸易融资在这种背景下“野蛮生长”。然而,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需求减弱,相关领域的风险也随之而来,库存高企、资金量短缺、商业银行收紧贷款、融资成本上升等因素最终对贸易商构成连锁反应,企业违约风险剧增。为了防止坏账出现,部分钢贸商的贷款已经不能按期偿还了,很多银行已经主动收紧了钢贸企业的贷款。
其次,钢贸行业因开具虚假仓单、重复质押、关联质押等导致银行信贷风险剧增。在铁矿石价格持续高位、下游需求回落、产能增长过快、钢材价格大降的背景下,钢铁公司的亏损也仍在继续。地方政府现在对这些钢企的信心有所下滑。表现在2012年,政府对重庆钢铁的补贴达到了20亿元,而在去年只有393万元,地方政府财政已受钢企影响,不可能一补再补。“政府对钢企长年累月的"输血"不合理,政府无论补贴多少都很难使钢铁行业发生好转,机制体制不改革只会使行业更加混乱,因为政府下不了决心,一些钢企该退不退,导致行业内不公平竞争加剧。”
以上种种都是导致钢贸走上绝境的根本原因,仅为个人观点。
[展开]
-
-
地方政府现在对钢企的信心有所下滑,上市钢企获补贴大幅减少.去年13家上市钢企获得政府补贴13.8亿元,而这一数据在2012年是30.8亿元,降幅达到了55%。另一组数据则显示,去年中国钢铁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升至70%,负债额达到1万亿元;同时2012年利润率只有0.04%,2013年利润率稍有反弹,但依旧不足1%。
从钢企纷...
地方政府现在对钢企的信心有所下滑,上市钢企获补贴大幅减少.去年13家上市钢企获得政府补贴13.8亿元,而这一数据在2012年是30.8亿元,降幅达到了55%。另一组数据则显示,去年中国钢铁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升至70%,负债额达到1万亿元;同时2012年利润率只有0.04%,2013年利润率稍有反弹,但依旧不足1%。
从钢企纷纷下调折旧就能看出来,受经济下滑,财政困难,债务到期等等因素影响,导致地方政府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在2012年,政府对重庆钢铁的补贴达到了20亿元,而在去年只有393万元。目前,国内钢企压缩成本的空间已经很小,想继续压缩很难,一旦没有了政府的补贴,日子肯定会更难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