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安全持续升级,系统并网一周年的北斗产业踏上了狂飙突进的行程。2020年北斗产业市场4000亿的蛋糕,吸引着中国地方政府的目光,“北斗城”如同雨后的春笋,开遍华夏大地。
据国家测绘局了解,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深圳等地都制定了北斗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相关具体政策,区域竞争十分激烈。目前在我国已形成五大有明显特征的发展区域,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哪些上市公司能够成为中国北斗产业史上浪潮之巅的璀璨明珠?哪些区域会又成为泡沫?
环渤海地区:依托政策优势,上市公司众多
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依托国家部委、相关研究院所集中的优势,开始形成以引进技术设备、重大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格局。
北京在全国各省市中北斗行业的上市公司也是最多的 。合众思壮、北斗星通、华力创通、中国卫星、四维图新、超图软件等的总部都在北京。北京有4家北斗芯片厂商,是全国自主生产北斗芯片厂家的主要聚集区
长三角地区:资金市场优势明显
以上海、南京为主的长三角地区,利用资金、市场等优势,发展以芯片制造 、天线制造为主的产业格局。长三角地区虽然上市公司不多,但是业内综合实力较强的上海华测和司南导航均落户在上海。
此外,上海拥有近百家卫星导航应用开发相关企业,年产值约为30亿元,国 内导航相关的上市企业在上海都设有相应的研发机构或者分公司。
在北斗的产业化方面,上海已跃居国内第一梯队。根据上海提出的目标, 2015年,以北斗为牵引的卫星导航产业要实现产值100亿元;到2020年有望 至少再翻一番,并创造10万个就业机会。
珠三角地区:发力终端产品
以广州、深圳、中山为主的珠三角地区,依托区位、资金、机制等优势,发展以引进、组装、制造卫星导航终端产品为主的产业格局。
珠三角地区北斗概念上市公司也有好几家,如中海达、海格通信、深赛格同洲电子等,是北京以外上市公司最多的地区,此外,获 得北斗二代重大专项支持的非上市公司南方测绘也在广州。然后再珠三角同样人才薪酬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工程测量,GIS软件方面人才一般也集中在珠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