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产能进入“越减越肥”的怪圈,多地发文严格控制或禁止投资电解铝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后,电解铝产能却有增无减。
电解铝产能进入“越减越肥”的怪圈,多地发文严格控制或禁止投资电解铝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后,电解铝产能却有增无减。
业内人士称,内蒙古、新疆依仗成本优势新增产能意愿明显,河南、甘肃等地补贴电价政策也卷土重来,多地铝企在亏损漩涡中挣扎复产。
西北产能坚挺向上
继浙江省发布《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2014年本)》严格控制或禁止投资电解铝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之后,近日内蒙古政府方面表示规划到2017年将淘汰落后电解铝产能5.8万吨。
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从消息面来看,这些举措或将有效化解我国电解铝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而事实上铝业产能进入了“越减越多”的怪圈,呈现往西北转移的趋势,内蒙古新疆等地企业新增产能的意愿较明显,特别是民营企业。
补贴电价卷土重来
据记者了解,电价占铝企成本的40%左右,西北地区电价优势明显,新疆一度电甚至不足2毛钱,而其他地区普遍为5-6毛钱,这对用电大户铝企来说,成本差异很大。
“我们掌握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72%的铝企处于亏损状态,一吨电解铝行业平均亏损约1700元。但是内蒙古新疆的不少铝企仍然保持盈利状态”,分析师表示。
除了西北铝企依仗电价优势之外,不少地区因为补贴电价政策的卷土重来也露出增产端倪。
据了解,河南上市公司中孚实业的铝厂电力过网费由原来的8分多下调至4分钱,因为该企业长期亏损,当地政府准许了该项优惠。而中铝连城分公司也获得当地政府电价补贴3分钱,原自1月份开始一度电补贴4分钱,自6月起,在原基础上再补3分钱,甘肃其他铝厂亦获得同样补贴。据悉,该厂目前承担的电费降至3毛9分左右,并将重启3月份关停的约3万吨产能。
引自:电解铝产能“越减越肥”原因在哪? 作者:李丁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