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说,影响最大的是阿里金融等拥有海量客户、数据资源的第三方支付和P2P等。这种形式的互联网金融主要威胁在于:割裂了银行和终端客户的直接联系,银行客户开始分流,银行被电商前台后端化;银行资金开始脱媒,小额高频度的资金流水通过第三方或者P2P进行流通、投资。 简单说,互联网金融从量和质两方面开始侵蚀传统银行,量就是在渠道方面,银行被稀释分流;质就是彻底变革银行融资渠道,资金开始脱离银行。
那么传统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大潮面前是如何应对的呢?银行一直在进行业务网络化、电子化的尝试,各大银行网上商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都是银行吸取互联网发展趋势而开发出的产品。问题是,银行缺乏一个绑定资金流和具体信息流的媒介,传统的银行资金流和商贸物流是割接的。因此,电商平台的金融属性衍生出了资金流绑定的需求,这对银行的威胁才是最关键的。银行需要这种类似的通道来直接维系好自身的客户和数据。于是,银行系电商开始脱颖而出,民生电商、交博汇、善融商务都是例子。
互联网金融从渠道和客户方面,从量和质方面对传统银行构成了很大威胁。传统银行业开始谋定思痛,迎接互联网的渠道挑战。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客户和数据,银行的优势在于产品和线下经验。银行在反击策略方面,可以从线上、线下两反面入手:线上的银行系电商、直销银行,线下的社区银行,最终解决的问题是渠道入口和客户资源数据的掌握。传统银行日后的发展趋势也将是O2O的,线下为基础,线上为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