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能发现财务造假吗?
导语
说到财务造假,就不得不说说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的关系,目前,年报审计聘任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你觉得“注会”还能发现财务造假吗?
年报打补丁是事后弥补,而年报的事前粉饰有两个术语,一是盈余管理,一是利润操纵。粉饰得好就属于盈余管理,不管怎样,至少表面上看起来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但却是有意识的利用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一些可选方法或漏洞来达到一个财务上的安排。目前基本上所有的上市公司都会进行盈余管理,由于盈余管理有个度,有可能就操作不当,超过了这个度,就发生质变,成了利润操纵了。
说到财务造假,就不得不说说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的关系,目前,年报审计聘任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上市公司管理层由被审计人变成审计委托人,决定着审计人的聘用、续聘、收费等,完全成了事务所的“衣食父母”。
上市公司的要求,就是委托人的意愿,事务所必然“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其审计结果便是委托人意志的体现,迁就上市公司,甚至与其共谋的行为不可避免。
在这样的现状下,还能指望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造假吗?
精品观点
-
-
目前来看,谁都知道,会计师事务所是来擦屁股的,有什么问题是可以商量、可以调整的,甚至有些数据都是听上市公司的,事务所的作用就是通过专业的调整,让这些数据发布时看起来更合理、合规一点。
如果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参与了财务造假,对会计师事务所是有一些惩罚措施的,不过真的很轻。一般往往在造假事情败露后,造...
目前来看,谁都知道,会计师事务所是来擦屁股的,有什么问题是可以商量、可以调整的,甚至有些数据都是听上市公司的,事务所的作用就是通过专业的调整,让这些数据发布时看起来更合理、合规一点。
如果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参与了财务造假,对会计师事务所是有一些惩罚措施的,不过真的很轻。一般往往在造假事情败露后,造假的会计师事务所被合并到更大一些的会计师事务所里去,人还是那些人,甚至有些负责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连CPA执业证书都没有吊销。对于造假上市等非常恶劣行为,也基本上是罚款了事,罚款金额不超过募资金额的5%,甚至比银行贷款的利率还要低。
此后,上市将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在注册制下,上市发行是完全交给市场来评判,会有一套严格的处罚机制和一套严格的保护投资者的制度,如果没有,也是很难搞起来的。
粉饰年报最主要问责的对象还是上市公司本身,要给上市公司一个大于它造假收益的处罚,甚至几倍的处罚。没有这样的处罚,就不可能杜绝这种现象。因为只要评估一下造假成本和造假收益,它就会有造假的冲动。
从核准制走到了注册制这一步,处罚力度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这也是注册制的特点。上市公司本身天然有追逐利益的冲动,有发行新股的考虑,有抬升股价的考虑,有高价套现的考虑,等等,造假的动机非常强。治理财务造假,只有通过严厉的监管以及处罚的方式,将这种造假的冲动给打压下去,只有让其付出一个巨额的造假成本才可以避免,等到造假成本远远大于造假收益,财务造假的话题可能就不是一个每年都要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展开]
-
-
其实也不用太悲观了这个问题早就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整个行业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墨守成规现在是时候打破这个规矩了所以我们继续做好手边的事情然后再让社会上有名望有地位有影响力的人来改变这个现状我们再按照上面的要求继续办事就好啦说什么都没用作为一个会计师我觉得我们在旁人看来是多么风光意气昂扬但是背后的辛酸...
其实也不用太悲观了 这个问题早就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 整个行业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墨守成规 现在是时候打破这个规矩了 所以我们继续做好手边的事情 然后再让社会上有名望有地位有影响力的人来改变这个现状 我们再按照上面的要求继续办事就好啦 说什么都没用 作为一个会计师 我觉得我们在旁人看来是多么风光意气昂扬 但是背后的辛酸苦楚又有谁知道呢 每天在事务所从天亮忙到天黑 然后回家休息睡一觉起来继续各种项目 生活节奏比一般人都要快 很多时候完全无暇顾及自己的生活和家人的感受 其实选择这一行就应该接受这样的结果 只是我觉得应该多得到一些理解和接受 而不是一味在这里指责我们的工作 我们也有苦衷的
[展开]
-
-
如果在注册会计师协会或审计署内部再设立一个部门,即民间会计审计部门,所有上市公司交纳一定标准的审计费用,统一打入到这个审计费的大池子里,再通过会计师事务所招标方式去审计,这样,就分不清钱是从哪里来的,可能会有一个公正的立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