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保法加剧“电荒”风险?
导语
新环保法加大了对发电企业排污的惩治力度,对缓解环境压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随着发电企业环保成本增加,“电荒”的风险也在积聚。
雾霾压力下,电力企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日前,全国人大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25年来的首次修订,加大对污染大户的惩治力度。
修订案明确规定对污染企业可以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而不仅是进行一次性处罚。以燃煤为主的发电企业将首当其冲。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是导致雾霾的主要污染物。而燃煤发电中这3项污染物排放量占总排放量40%左右。加装除尘、脱硫等设备是电厂减少空气污染的主要手段,但这类环保设备也加大了电厂的成本,电厂对此积极性普遍不高。
2011年4月,中国大部分省区出现“电荒”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中国的火电装机容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造成“电荒”的主要原因是火电企业开机率不足,而企业不愿开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电价不足以弥补成本。
据测算,对一台30万千万的发电机组而言,仅停开一天脱硫设备,就可以节约22万元的成本。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发电企业环保投入将大大增加,很可能通过减少电力供应量降低成本,导致“电荒”风险加剧。
对于这种说法,你赞同吗?真相还是迷雾,你来说说。
精品观点
-
-
别说这个那个的拼命找理由来解释了,先把三峡工程的事给世人一个交代吧,这个伟大的世纪工程,花了多少钱?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当时可以称得上轰轰烈烈“功在当代,利在春秋”啊!然而直到现在,怎么连个屁也不放一个出来啊?
-
-
想当年,国家说修三峡好,修好了三峡发电就多了,电费就会便宜。于是全国人民为修三峡做贡献。后来,三峡修好了,电费非但没有便宜,还一涨再涨。不知道,修了三峡好过了谁?由此,我又想到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养老……于是,我无语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