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人才流失严重,已经是业内共知。国际“四大”的年流动比率大约在15%-20%,国内事务所大约在20%左右。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有经济一枝独秀,而国企员工收入实行的是“工效挂钩”体制,员工收入普遍不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相对比较高一些,这是那个年代的财会人员对事务所趋之若鹜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事务所工作强度大,出差多,而薪酬相对竞争力不大,使得注册会计师在相同条件下拥有更多的职位选择。而事务所行业人士的跳槽选择,无非以下:一是内部晋升,往合伙人发展,进入事务所管理层;二是事务所内部流动,比如转向工作相对轻松的管理咨询业;三是成为职业经理人,到企业担任财务总监、、财务经理、审计总监等职务;四是进入投行,担任财务顾问等。处于职业发展考虑,更多事务所行业的人才在选择跳槽时,都不太考虑继续呆在会计师事务所。
“‘流动性泛滥’正在造成行业人才的缺失。”一位业界资深人士指出,这种缺失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行业高层次人才匮乏,包括高层次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能够承担国际业务的人才不多,具备事务所领军才能的人更少。另一方面,人才流失比较普遍。从行业的角度看,一些优秀人才向行业外流失,包括流向证券、保险、银行系统,以及上市公司、外资企业等等;在行业内部,反映突出的是从内资所流向国际“四大”。
会计师事务所要留住人才,关键是要从地位上、薪资上善待人才,使得人才成为事务所真正的主人。。怎样才能避免“流动性泛滥”?众多业内人士认为,这需要事务所、行业协会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而且绝非一蹴而就。
引自:会计师事务所——不是铁打的营盘,却是流水的兵 作者:账房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