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看这房价行情,感觉我工作一辈子都买不起一个厕所了。
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最高涨幅为4.6%,为五个月来最低。
同上个月相比,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增多,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减少。下降的城市主要位于东三省、西北新疆及西南偏远城市。下降的城市也仍以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区域为主。
需要注意的是,在涨幅超过2%的九个城市中,除了深圳外,其它八个全部为二线城市。尤以厦门、合肥和南京三个城市涨幅最大。
总的来说,7月份大中城市房价同比还在上涨,但涨幅收窄,现疲软状态。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称,7月份收窄幅度较大的城市主要是前期上涨过快的一线城市和少数热点二线城市,其余城市环比变化不大。
同比来看,国家统计局近五个月的数据显示,新建商品住宅同比最高涨幅同样呈现出下降的趋势。7月份同比最高涨幅为41.4%。
与环比涨幅城市基本一致,同比涨幅高的城市都是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其中深圳、厦门、南京、合肥和上海同比涨幅均在30%以上。
同时,同比涨幅还出现出进一步的分化趋势。刘建伟表示,分城来看,由于一线城市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高,近期环比涨幅收窄明显,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同比平均涨幅均进一步收窄;而绝大部分二三线城市由于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同比涨幅仍在继续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涨幅大的城市均已出台有调控楼市的政策。今年3月份,上海、深圳分别出台了历史最严楼市政策。随后,在政策实施后的一个月内,上海、深圳楼市成交纷纷下跌。但这两个城市的需求却外溢到周边城市,周边城市房价大涨下也相继出台新的调控政策。
从目前政策实施的结果来看,上海、深圳的限制措施在出台当月几乎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量价齐跌,但后来的几个月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尤其是深圳,房价依然高居不下,保持着较高的涨幅。
而二线热点城市虽然陆续出台楼市新政,尤其是苏州、南京、厦门及合肥等房价暴涨的城市甚至在几个月内出台第二轮政策,但依然不能对市场产生实质性的扭转作用。
需要慎重的是,目前一线城市及热点二线城市的楼市情况已经不能只用数据解释。虽然不断有研究人士对房地产中资产泡沫,有关房地产投机性需求的讨论和担忧越来越多。但房地产商仍旧看好未来行情,正在拍出越来越贵的地。比如,8月17日上海静安区最新地王楼面价10万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