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华盛顿8月16日电 (记者王悠然)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环保政策可减少城市化带来的污染,且不妨碍城市经济增长。
污染排放是快于还是慢于城市化进程?污染、人口、经济增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环保政策会对污染、人口、经济增长产生怎样的影响?围绕这些问题,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人员利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数据,考察1999—2011年美国各县每年是否达到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AAQS)。该标准由《1990年美国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制定,适用于全美国,如果一个县的空气污染水平超出该标准的规定数值,该县就属于“不达标县”。当一个县被列为“不达标县”时,就会被要求实行比“达标县”更严格的环保政策。因此,通过比较“不达标县”和“达标县”的年度经济指标、污染水平、人口数量等数据,就可以评估环保政策法规对地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达标县”,在实行了更严格环保政策的“不达标县”,污染给公共健康造成的损失减少,但经济增长速度并未放缓。而且污染与人口数量并不呈正比例变化,随着人口增长,人均污染排放量下降。“此次研究表明,设计合理并得到积极执行的环保政策与经济增长并不互相排斥,这对于美国当前关于环境目标和经济目标的政策讨论意义重大。”研究人员表示。
该研究《环境政策是否影响人口与污染之间的标度率?来自美国大都市区的证据》,已于8月9日在线刊发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