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阿东迈过而立之年,瞅着依旧不成熟的自己,再瞅瞅越老越小的亲友长辈,蓦然间发觉:也许一生,我们不过是跋涉在通过成熟的路上,兜兜转转,一个不小心还会走个岔路。
当新迈入职场,小白的你想了解上司有哪些典型人格么?尽管企业家很难定义为群体,但确实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企业家是成就导向的;他们喜欢做决定并为之负责;他们不喜欢重复性的、常规性的工作。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精力充沛、毅力惊人、想象力丰富,愿意在有所筹谋的情况下适度地冒险,往往能够将起初非常简单、非常模糊的想法具体化。
企业家还有一种能力,就是用饱满的热情感染团队里的人。他们传达出强烈的目的感,以此说服别人——有他们的地方就有激情。企业家具有一种特质,不管是感召力也好、领袖魅力也好,反正他们知道如何创建团队并为之注入动力。
企业家是有趣的,很多人的性格却有着一些古怪之处。例如,企业家一般具有很强的行动导向,有时草率行事,这可能给公司带来问题。
企业家的独特之处导致以下问题:如果你考虑和某个企业家合作,或者为某个企业家工作,或者鼓励一群企业家开创一项新事业,那么你应该当心什么?会出现什么问题?陷阱在哪里?你如何避免问题、躲避陷阱?你可以针对企业家制定什么条款?与其他人相比,企业家遇到的个人问题更多吗?简而言之,企业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些都是管理学家曼弗雷德·凯茨·德·弗里斯在《性格与领导力反思》中探讨的焦点问题。
有关企业家人生起起落落的故事很多,比如一些企业家幼年不太合群,孤僻。在别人看来,他们不服管,常犯错,其实,他们是在与命运抗争,是在展示思想独立性。他们用这种方式处理愤怒、恐惧、焦虑,所以总是非常紧张。尽管如此,与这种奇怪的得意和失望、成功和失败模式有关的是,企业家有很强的挫折承受能力,面对困难,能够很快振作过来,重新开始。
管理学家曼弗雷德认为,任何与企业家打交道的人,比如,私人股本公司、投资银行家、顾问或者打工仔,如果明白企业家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话,就能更好地与企业家共事。这样做有助于他们懂得企业家原先不被理解的非理性行为。
显然,最该关注企业家内心世界的人应该是其自己。企业家如果一直采用狂躁防御机制(从来不问自己做事情的理由和目的),容易出现问题。如果更多的企业家认识到,接受内心的疯狂而非逃避,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做出改变。这是有可能治愈内心的前提。
在企业家的内心世界,权力往往伴随着过度骄傲和自大。那么,怎样指出领导者的问题呢?怎样预防领导者被人蒙蔽、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呢?《性格与领导力反思》一书给出了有效的答案,幽默,用温和的方式处理冲突,化解剑拔弩张之势。幽默是强大而有效的,可以让企业家接受或认识原本排斥的真相。幽默有助于掌握分寸,还可以揭示潜意识层面的东西,可以充当某种安全阀,消除潜在的一些问题。
这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也没有绝对完美的人。正如麦肯锡咨询公司资深合伙人Pierre Guardian所言:“性格,不是虚构的完美领导者的理想化性格,而是偶尔有一丝光亮的灰暗人生塑造而成的多面的、模糊的并且往往是变化的性格。”如果你想理解上司,不妨可以翻看管理学家曼弗雷德·凯茨·德·弗里斯的《性格与领导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