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工作当成一份固定资产,那么,你的工作的价值应该怎么计算呢?或者说,你现在所拿的薪资,和你工作的实际价值相符合吗?
按照这个公式计算,月薪五千元,年薪6万,工作价值为6/1.5%=400万。
以此类推,年薪12万工作价值800万,年薪24万工作价值1600万,年薪30万工作价值2000万,年薪60万工作价值4000万,年薪150万,工作价值高达亿元。
这里的工作指的是稳定的全职工作,不仅有固定的工资收入,还有退休后的养老金,工作期间缴纳的五险一金以及相关的培训费,各种必要的显性和隐性的福利等。
这样的工作很多,不仅包括各大事业单位的员工,在私企或者外企工作的,只要工作稳定长期,符合以上所说的条件,基本上都属于公式的适用范围。
比如说月薪6000元,年薪7.2万元,工作价值大约为480万元,取整为500万元,对比假设另有一人有500万元现金,来看看两个人未来的生活情况。
月薪4000,领了工资以后,可以全部消费,十年后,工资仍旧会根据市场情况上涨,不用害怕通胀、断流等问题。反观500万存款,如果每月把利息全部化花掉,结果只能是存款一直是500万,而这500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贬值,结果就是十年后,他的利息收入远跟不上市场的变化,更加跟不上月薪4000的稳定工作。除非他将500万拿去做投资,让500万不仅保值,而且增值。
理性看待这个公式所得出的结论,虽然并不严谨,却也告诉我们,工作价值确实要认真对待,因为它包含着很多显性的隐性的福利。
在现下的社会环境中,大多数人的工资是相对比较微薄的,但与其抱怨自己的工资赶不上自己的消费,不如冷静的分析一下其中的内在因素。事实上我们大部分的理财资金,都是通过在微薄的工资中精打细算,节省不必要的开支积攒下来的。大多数时候,是我们自己没有发现工资里潜藏的巨大价值。
再比如说我,在开始投资理财之后才发现,原来理财完全不是一个本金积累的游戏。银行存储收益低,p2p风险大,基金股票不稳定。在试水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一直以来攒钱投资的想法完全是笑话。理财的要义在于,你要理性地看到你手中资产的潜在价值,而不是单纯地相信所谓本息利率的计算。
于是我改变策率。首先不再抱有投机心理,在参与理财的同时,仍旧认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利用自己的教学特长,发展副职——补课、课外辅导、课题研究等。通过合理地管理和规划自己地时间,我发现我完全能够驾驭好这些看是繁重超支的工作量。于是,在基础工资之外,每年我还可以获得几万块的额外收入。
然后再通过这些额外收入进行理财投资。因为是外快,所以投资里来心理压力比较小,相对地在选择投资产品地时候也就更加理性和冷静,不会患得患失。于是慢慢地交了一些学费之后,也就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地理财方案,现在每个月都能够稳定地从理财方案中获得很大一部分地额外收入,生活也渐渐地走向了财务自由的目标。
所以,请认真对待你的工作,做好时间管理,努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你要知道,虽然你每月只有6000元的收入,却远比拥有500万存款更加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