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群> 铝产品加工技术交流> 艰难求生的贵州电解铝工业出路在何方

艰难求生的贵州电解铝工业出路在何方

浏览(598) 评论(0) 赞(1) 收藏(0)
来自: 罗超 发布于: 2015-05-08 18:22:03
      近日南储商务网对贵州电解铝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深入企业,深刻的感受到高生产成本下电解铝企业的艰难困顿。

  近年来随着全国电解铝行业的迅速膨胀扩张,贵州地区的电解铝产业却呈现逐渐收缩的态势。据南储商务网统计,目前贵州电解铝产能为110万吨,而运行产能仅为69万吨,开工率仅为62%,且目前仍维持生产的电解铝厂也均处于不同程度的亏损之中。贵州具备丰富的铝土矿资源,本适合发展电解铝产业,然而近年来氧化铝价格维持低位运行,电力成本成为决定电解铝企业生产成本与盈利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贵州尽管具备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由于建设自备电厂很难获得资格审批,铝企几乎都不具备自备电厂,全部使用网电,这也是贵州众铝企陷入亏损漩涡的主要原因。在论及目前生产成本时,其中中铝遵义铝业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公司的生产成本在14000元附近,虽然能收回现金流,但短期很难看到盈利的希望。尽管持续亏损,但地方政府出于业绩、就业等方面考虑,不仅不允许停产,还支持其进一步重启闲置产能。当然,该企业自身未有配套的下游铝加工,仅以销售铝水及铝锭为主也是盈利不及周边铝企的重要原因。而中铝贵州分公司近年则积极致力于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目前该公司生产铝棒扁锭铝杆、A356合金等初级加工产品达1.4万吨/月,以提高产品附加值。而电力成本更高的金兰伟明铝业则将其产业链从初级加工产品进一步向下延伸,主要生产铝板带、铝型材等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笔者认为,自2010年国家取消差别电价以后,电解铝行业从之前的企业间竞争转变为区域性竞争,贵州地区在产品同质化较高、产能相对过剩的电解铝行业竞争中毫无疑问处于劣势,未来提高其竞争力的方式只能是:一、降低电力成本,但这更多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政策;二、产业链进一步向下游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

他们都在说 (共0 条评论)

我要说

该文章仅社群成员才可评论!

请先登录

客户端

客户端

触屏版

触屏版

网页版

网页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