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开播之前也算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剧集的质量实属上乘,医患关系加上复仇、人性的主题又很有现实意义,后台君比较看好。
从昨晚的前两集来看,医院的风云线基本已经铺开。
女主角是技术好情商低的仁合医院胸外科刺头医生陆晨曦,和自己八面玲珑利益至上的上司扬帆主任矛盾颇深。她的老师傅博文是仁合医院的院长,有心护着她却也得顾忌扬帆,何况自己还有把柄被扬帆知道了。庄恕医生是个美国专家,被扬帆请回来顶替陆晨曦的工作。但以他的资历,愿意放弃美国的待遇屈居扬帆之下,似乎是意在别处……
如此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相互制衡相互羁绊,这种群戏向来是正午最擅长的。果然,前两集铺开大面的同时,也透露出不少信息量,尤其是陆晨曦和扬帆、傅博文三人之间的故事线,满满的都是职场说话艺术教程,简直就是身为刺头的陆晨曦如何一步步作死,腹黑的扬帆如何不动声色推她一把的过程。
仅仅傅博文和陆晨曦一段五分钟的谈话,我们就来看看陆晨曦踩了多少个雷。
傅博文谈话的目的是好意劝陆晨曦多写几篇论文,好够资格评上职称。
陆晨曦几乎没有停顿地回嘴:我没工夫写,我忙着呢,有什么什么手术什么什么病人。
傅博文反问,那别人怎么都能哗哗哗出论文呢?
她展开贫嘴模式,呛同事们的论文都是注了水的,东拼西凑没意义。还不忘接着怼两句说:“只要是手术做不好,只会出注水文章的,都应该回医院重修,重修的年数就按照注水文章数来。”
从这里基本上可以看出陆晨曦是那种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的人。但职场被坑的人,99%都是死于嘴上一时爽。
首先傅博文是为她好,既然陆晨曦也并非不想、不屑于评职称,那么就还是得按照市面上的规矩来,没有完全清明的体系,钻空子的人哪里都有。
如果自己真的很忙,眼前就是院长,可以请教一下傅老师有什么两全之策通融之法。切记,职场上宣泄情绪是没有用的,找理由也没用,哪怕你的理由很正当很合理。出了事情遇到麻烦第一时间寻求可操作的解决办法才是唯一有用的反应。
还有就是,现实中过于坚持原则宁折不弯的,通常都会被现实掰弯(不是那个掰弯昂你想多了),要拎得清主次。哪怕是写两篇略微注水的文章,相较于自己的职称来说,不算什么大牺牲,人还是要懂得顾全大局。
最后,动不动就吐槽同事真的是个坏习惯。一下子打翻一船人不说,给人的印象就是你傲慢、不近人情。每个人的能力、境遇各不相同,尤其是同事这种泛泛之交,有时很难了解别人真正的难处,只靠眼睛看来的一点表象就趾高气昂怼别人,真的容易树敌太多。
傅老师被陆晨曦这么一怼,赶紧把话题变了,转而劝陆晨曦要搞好和同事的关系,没事别瞎说。
顺带问她为什么一大早就因为输血的事情和同事过不去。
陆晨曦当然还是听不进去了。
她没有回答傅老师的问题,也不觉得自己有任何不对,反而又开始说起那位投诉她的同事,是自己的直属领导扬帆留着准备“老牛吃嫩草”的。
傅博文只好赶紧又呵斥她:你胡扯什么!
陆晨曦解释:大家都这么说,又不是我最先开始说的。
这里是一个致命的雷区。
对上司有意见很常见,下属们之间津津乐道上司的八卦更常见。但是说八卦要分清楚场合,在傅老师面前就不适合说,傅老师是扬帆的顶头上司,她这么一说,相当于越级打小报告了,还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小报告。
而且陆晨曦和扬帆是明面儿上的不对付,那么有些话同事可以议论可以传,她陆晨曦还真就不行,否则特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当枪使,最后都推说自己是听陆晨曦说的,她就只能百口莫辩了。
陆晨曦举报起自己领导来就没够,还一股脑和院长大人说了扬帆如何不出门诊不做没有宣传意义的手术。
这里又是一个知识点,就是陆晨曦在坑处处护着自己的傅老师。
身为扬帆的领导,他的压力和考虑事情的层面都不是陆晨曦能想到能理解的。对于扬帆到底是个什么人做些什么事,他并非不明白,只是有时候不能明白、不能知道。陆晨曦这么一股脑把事情抛给傅老师了,他就再也不能假装自己身处事外了。就相当于逼着他必须有个态度、有所作为。这就是把傅老师给架上去了啊!
傅老师继续教育她:你别管别人怎么办,你赶紧把你的职称拿下来是正事。
陆晨曦的态度是,职称高低不重要,谁让我业务能力比他们都强呢!
傅博文这才给她敲响最后的警钟——谁说你就是最强的?
陆晨曦对于职场最大的误会,是她以为职场是一个100%凭业务能力说话的地方。虽然医院相对普通的公司的确是更强调技术,但她既然身在管理岗位,就更应该知道为人处世,和同事和病人打交道同样是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对于职场危机的嗅觉,也不能仅限于自己眼前那么一亩三分地。你的能力是碾压仁合的同事们,但架不住想给你穿小鞋的人可以从外地甚至外国请大神来啊!
陆晨曦这时候想得还是,只要新来的大神比她能力强,她让出管理岗位当一个普通医生也心甘情愿。
殊不知既然她都公开和上司唱反调了,能把她从管理岗变成普通医生,就更能把她从普通医生变成查无此人。职场领地的失去,往往是节节败退啊!
果不其然,扬帆转眼就开始在背后坑陆晨曦了。
陆晨曦自己技术好,又不满扬帆和医疗器械公司交往过密,从来都坚持靠自己的技术手动完成高难度动作,不用扬帆引进的辅助器材。家属被医药代表挑唆,发现别人都用了缝合吻合器陆晨曦就没给自己的父亲用,甚至提都没提,于是开始闹事。
扬帆出面替陆晨曦和患者家属解释。他本该介绍陆晨曦的资历和能力,让家属放心她做的手术从程序上效果上都没问题。但他是这么说的:
“陆大夫对自己的技术一直很自信”——潜台词是她自负,至于她真实水平怎么样,我不给她做背书,我也不明说,你们猜!
“但是她的确应该向你们告知,你们有其他选择的可能性”——她确实犯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错误。错误虽小,但是对你们来说也许影响很大呀!
他这么一劝,非但没法让家属熄火,还更把火煽动起来了。但他就可以站在这一切的背后,拿出一副无辜脸来,说我替陆晨曦解释过了,没用啊!
陆晨曦收进医院一个危急患者,必须马上做手术,而且手术难度高只能在仁合医院做。她着急要上手术台,给病人丢下一句“准备手术吧!”转身就走了。
病人来自县城,听说手术花费高、风险高,不一定能治好,就不治了。负责病人的小医生看情况危急,不敢贸然放病人出院,喊来扬帆处理。扬帆是这么说的:
你说得有道理,这手术,我们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做好,也不敢保证县城的医院就一定做不好,都是概率问题,只不过我们这儿概率更大一些而已。
他这话从字面上真的挑不出任何毛病,句句实情。无非是放过了一些更直观的对比——
我们能做好的概率是80%,县医院能做好的概率是10%。如果他这么说,我不信病人不懂应该选哪个。
但这个家属偏偏就在扬帆避重就轻的解释下,选了回县城做,因为“反正听起来也差不多”。
终于把麻烦包袱甩出去的扬帆此时还要大义凌然地来一句——我尊重你的决定!
这句话从此就会变成他的尚方宝剑,反正我该说的都说过了,病人家属自己权衡出来的结果,我总不能强迫人家留在医院不让人走吧?!
随后陆晨曦又去找扬帆为这个病人的事情吵架,吵不过平白惹得扬帆记恨不说,还自己心好累。
如果她能有扬帆的情商,自己先去把病人搞定,劝说他们同意手术,就不用经历这一圈折腾扯皮了不是?!目的达到了,也没得罪人,自己还轻省。
以前后台君也想过,在职场操这么多心,有时候还得委屈自己迎合不喜欢的人甚至是恶人到底有没有必要。
转念又一想,无论身处哪个环境,都是由人构成的环境,没有哪里会全是自己喜欢的人。正因为扬帆这样利己又面上周到的人的的确确存在着,我们才更应该修炼内功,以对抗他们。
人情练达本身并没有任何坏处,只是看被谁用了。否则没达到目的,自己就身先士卒了,得不偿失,于事无益。
从后面的预告来看,陆晨曦应该会如后台君的推测,被扬帆彻底赶出自己部门。《外科风云》一条重要的故事线,应该也是见证她如何学会理解身处不同位置的人,磨平自己的棱角,成为一个干练、成熟的医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