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护外部接线应与设计图纸相符;端子排上内部、外部连接线以及沿电缆敷设路线上的电缆标号正确、完整,与图纸资料一致;二次回路的接线应该整齐美观、牢固可靠。
2) 跳闸引出端子应与正电源适当隔开,至少间隔一个端子。
3) 正负电源在端子排上的布置应适当隔开,至少间隔一个端子。
4) 为防止开关、刀闸辅助触点拉弧,交流电压窜入直流回路,开关、刀闸的同一层辅助触点只能都接入直流回路或都接入交流回路。
5) 对外每个端子的每个端口原则上只接一根线(尽可能优化端子接线),相同截面的电缆芯接入同一端子接线不超过两根,不同截面的电缆芯不得接入同一端子,所有端子接线稳固。
6) 交、直流的二次线不得共用电缆;动力线、电热线等强电线路不得与二次弱电回路共用电缆;各相电流线、各相电压线及其中性线应分别置于同一电缆内。二次回路电缆不得多次过渡、转接。电流回路电缆芯截面≥2.5mm2。
7) 电缆在电缆夹层应留有一定的裕度,排列整齐,编号清晰,没有交叉, 电缆标签悬挂应美观一致。电缆标签应包括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起止位置。
8) 所有电缆固定后应在同一水平位置剥齐,每根电缆的芯线应分别绑扎,接线按从里到外,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电缆芯线接线应有一定的裕度。
9) 引入屏、柜的电缆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10) 所有二次电缆及端子排二次接线的连接应可靠,芯线标识齐全、正确、清晰,芯线标识应用线号机打印,不能手写。芯线标识应包括回路编号及电缆编号。
11) 所有电缆及芯线应无机械损伤,绝缘层及铠甲应完好无破损。
12) 所有室外电缆的电缆头,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断路器机构箱等处的电缆头应置于接线盒或机构箱内,不能外露,以利于防雨、防油和防冻。所有室外电缆应预留有一定的裕度。
13) 电缆采用多股软线时,必须经压接线头接入端子。
14) 电缆的保护套管合适,电缆应挂标识牌,电缆孔封堵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