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TA的主页 > 稀土价格持续暴涨 供需格局未变资本“炒作”已现

稀土价格持续暴涨 供需格局未变资本“炒作”已现

来自: 王海华 发布于: 2017-08-19 11:51:43
浏览(376) 评论(0) 赞(1) 收藏(1)

  稀土价格回暖让众多概念股股价飙升的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不同声音。有人发出这是“稀土价格理性回归”的感叹,也有人提到“目前不排除一些券商的‘鼓吹’和资本的‘炒作’”。那么,目前稀土价格和概念股的暴涨是否存在“泡沫”?
  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稀土概念股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广晟有色却成了一个“另类”,其在7月29日发布预亏公告不久后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这一“反常”现象的背后则是稀土价格上涨是否可持续的疑问。诸多研报分析让稀土行业成为“香饽饽”,但广晟有色则在对上交所的回复中提示“有产品价格上涨持续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市场波动风险”。
  卓创咨询资讯贵金属分析师张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部分机构与资本的介入也是对稀土价格上涨的一种“炒作”。也有业内人士感叹,资本“过热”或者“过冷”都是对行业的一种伤害,现在的价格非常不理性,很容易冲击下游市场。
  广晟有色预亏3300万遭问询
  百川资讯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稀土报价连续上涨。8月8日到8月9日一日之隔,标志性氧化钆报价到13万~14万元/吨,涨4万元,氧化钬报价到50万元/吨,涨8万元,而其他稀土产品也一齐上涨。另据生意社统计数据,截至8月11日,镨钕氧化物价格较年初涨幅超50%。
  大好形势下,一些隐忧开始浮出水面。2011年稀土涨价之后大跌的教训,让许多业内人士对此轮涨价保持警惕。而在上游市场普遍比较乐观的情况下,也出现了“另类”。
  申万行业类四大稀土概念股中,有三家上市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预盈,但广晟有色却成特例,7月29日发布预亏公告称,预计今年上半年亏损3300万元左右。由于与同行业公司业绩发生一定背离,广晟有色8月10日遭到了上交所的问询。
  广晟有色在回复中指出,一方面其部分稀土原材料仍需要外部采购,因此原材料价格上升也推动成本上升,且部分稀土产品价格企稳回升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品种产品价格在低位徘徊;另一方面,虽然稀土行业市场受“打黑”、环保督察及国家收储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稀土产品价格企稳回升,但稀土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稀土行业下游需求没有明显增长。
  此外,广晟有色还在市场波动风险中提到,由于稀土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稀土市场供需局面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产品价格上涨持续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实际上,不仅是广晟有色,多位行业人士也表达了类似观点。“需求肯定是在上涨,但稀土这轮涨价主要不是需求引起的。”百川资讯稀土分析师杜帅兵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对比2011年和今年稀土价格的两次上涨,可以发现两者都有政策性驱动的因素存在。
  而有业内人士将此轮稀土价格上涨归结为“政策性的供给短缺”。该人士向记者表示,一方面源于“打黑”趋严,非法开采的原料即便有库存也难以流入市场,因而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开始回升;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前几年价格低迷,一些企业开工率低。
  一家位于稀土产业链中游的上市公司证代也向记者表达了对这轮稀土价格持续性上涨的怀疑,认为下游可能难以支撑:“我们对于可持续性的问题还是不太确定,毕竟下游能不能承受得住是个问题。比如要是消费不起,就可能不用它了。”
  业内称或存资本“炒作”
  事实上,此次稀土价格的上涨对于稀土行业的人来说是似曾相识的一幕。早在2011年,由于政策方面的改革,稀土也曾经风光无限。
  不过好景不长,自2011年以后稀土价格长期下跌。中国稀土协会副秘书长陈占恒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稀土价格变化的周期可能是4年,而此轮涨价似乎比此前的预期来得慢了一些。
  对于此次迟来的“春天”,有长期关注稀土政策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政策性供给短缺”,产品相对供应量少的现状下,市场上也出现了贸易趁机囤积货物,股票趁机建仓的行为。
  卓创咨询资讯贵金属分析师张伟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除了政策影响,部分机构与资本的介入也是对稀土价格上涨的一种“炒作”。
  前述业内人士也提到,稀土价格和相关概念股都沉寂了许久,本身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同资本进行炒作的基础,但长远来看,过分的“炒作”对行业的伤害很大,不正常价格涨幅背后也有一些“投机”行为。要意识到,“捞一把”的心态不可取,“炒作”只能让少数的投机者得利,但是对整个稀土行业是一种伤害。
  对此,一位长期研究稀土行业的人士开出的“药方”是:一方面要增加总量控制计划的数量,同时也要让市场保持一定的“饥饿感”,在调整设计的同时,要做好上下游的协调和高层的决策。要看到下游企业消化成本的能力,也要给予上下游协同充分的时间,同时建议政府要释放一部分储备平抑价格,真正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谈及未来稀土价格的走势,张伟认为,从国家收储情况来看,前两次收储力度较小,所以接下来两次的收储量可能比较大。其次,企业在上半年已经把分到的指标用得较多,留给下半年的额度就变少了。所以供给还是比较紧张,下半年可能会延续增长态势,但涨幅不会像上半年那么疯狂。(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编辑//李洪伟)

打赏

他们都在说 (共0 条评论)

我要说

你好,请后再进行评论!

评论请先登录

客户端

客户端

触屏版

触屏版

网页版

网页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