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TA的主页 > 夏青二评“人民日报说道”:提高排放标准不是治本之策

夏青二评“人民日报说道”:提高排放标准不是治本之策

来自: 学姐别这样 发布于: 2016-03-04 09:10:47
浏览(1064) 评论(0) 赞(2) 收藏(0)

“人民日报说道”提出“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现行标准明显滞后于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治本之策是相应提高排放标准……”。这一观点并不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也不能称为治本之策,需要澄清认识,正确导向。

首先,治本之策应从源头抓起。大家都记得钱易院士最近不厌其烦的讲黑水、黄水和灰水,她老人家期望用世界给排水协会区分污水类别的事实引导国人从污水源分离的理念出发,从污水处理厂的输入开始,实现清洁生产,推进污水资源化,这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1.6亿吨的生活污水,已饱受粪尿之苦,污水处理厂90%的氮、70%的磷,都是人粪尿带来的。因为粪尿,处理厂总氮、总磷达一级A标准投入大,成效低;全国处理厂年产3千万吨污泥,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中水消毒除味后仍难符人意。

在生活中非常方便的一冲了事,一方面造成粪尿营养物进入农田循环链的断裂,另一方面造成污水处理厂用高能耗去除粪尿营养物的弊病。为了绿色低碳,德国科学院预测本世纪中叶城市下水道将发生革命。那时,城市将重新出现200年前的景象,粪尿不进下水道,街上行驶着运输有机肥的车辆。城市污水处理厂则不再是高耗能污染源,结束用纳税人的钱在尾端消减污染物的历史,代之以在前端变废为宝。

厕所革命和下水道变革才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污水治理治本之策,才有可能实现污水处理厂绿色、低碳、循环的目标。试想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将不包括黑水和黄水,主要污染物将变为商品肥进入农田;农村不再用化学肥料,确保城市食品和饮水安全;城市下水道也不再输送粪尿营养物,城市工业文明回归农业生态文明,这将给百姓带来多大的实惠。习总书记提出的厕所革命就包含人性化、资源化两个要求,融汇在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中。美国人比尔˙盖茨呼吁世界重新设计厕所,世界标准化组织成立不连接下水道的厕所国际标准专委会,都表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厕所革命和下水道变革与世界同步。

其次,排放标准不能随意加严。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的两类两级中国环境标准体系,规定了质量类标准基于保护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排放类标准基于技术经济可行性。国家级标准管全国,地方级标准反映地方特征,严于国家标准。在这样一个大体系中,排放标准只是水污染治理大系统的一个环节。这个大系统是:

一、以环境质量为核心,对实现质量标准的要求有具体规定;

二、依靠环评对空间布局、行业总量、市场准入进行导向;

三、防治规划对优先控制单元输入响应有结论,治污重点有方案;

四、排放标准则对全国污染源最佳实用技术和可行技术的采用提出执法要求;

五、排污许可证则对全国固定污染源实行一厂一个标准,一个排污口一个限值,一个水期一个最大允许排放总量,这样精细化的控制排污当然比排放标准要更为体现因地制宜、因水而异。并对实行浓度控制或总量控制提出排污限值,排污限值区分排污口、水期、和时段。

因此,正确的排放标准一定是处在水污染治理的大系统决策中,反映国家技术经济可行性,促进多种环境管理手段并用。必须反对任意加严排放标准限值,搞一个特别限值去抢占环评、规划、特别是排污许可证的执法空间;更反对用特别加严的“一刀切”国家标准去否定地方标准和排污许可证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留给排放标准的任务最重要的是研究各类污染物最佳处理实用技术和可行技术是什么,并针对国家治污方略提出不同的治污达标基本水平作为底线。不是关在屋子里编标准,而是认真的请教各工业行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专家,研究适用于中国污水无害化、资源化、能源化的技术有哪些,筛选可广为推广的达标技术。

真正的污水治本之策正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完善,只有深入实践,才可能获得真知。


打赏

他们都在说 (共0 条评论)

我要说

你好,请后再进行评论!

评论请先登录

客户端

客户端

触屏版

触屏版

网页版

网页版

分享到: